稻在水中长
虾在稻下游
这一静一动
铺成出武胜稻田地里
最美、最生动的画面
这正是 “虾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
随着小龙虾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政府政策和高收益模式的驱使下
“虾稻共作”模式在武胜多地推广开来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形式
将碎片化的农田集中流转改造
目前,武胜稻田综合种养面积
已达1.2万亩
清晨微雨,泥土还带粘稠
在清平镇红东村的稻田间
武胜康之源农业
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农作人员
已经喜悦地开始了今年最后一季
小龙虾的收捕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自己早上5点就开始准备撒网工作
第二天10点就能收网收虾
之前已经收了两季
那么“稻虾共生”实际上有什么好处呢?
01
“稻虾共生”,大幅提高稻田产值
虽然为了养虾在稻田中挖了很多水沟,并占去了20%的稻田总面积,但是稻田的亩产值比原来提高20%。“稻虾共生”生态模式下的十亩水田的综合亩产值相当于过去十二亩水田的亩产值。
02
既肥田又能降低水稻的病虫害
将龙虾投放到稻田的水沟中,除了定时少量投喂之外,龙虾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四处爬动松土,虾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龙虾在田间爬动松土,使得稻田土质不宜板结,有效防止水稻根茎腐烂,虾粪又能为水稻补充足量的养分。
03
降本增效,稻虾绿色环保
“稻虾共生”生态农业试点的另一项测试结果表明,在这种生态模式下,稻田减少农药用量超过50%,减少化肥用量超过30%,起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的效果。首先帮农民省下了购买农药和肥料的钱,其次虾粪为稻田增肥,稻田为龙虾提供良好生长条件。
由于虾对农药十分敏感,稻田不能使用农药治虫,否则虾会全军覆没;使水稻增产的过量化肥也会破坏龙虾的生存条件。因此,农民为了龙虾带来的高收入,克制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一来,采用“稻虾共生”的立体生态技术,稻田从不施农药,种出来的生态稻米完全达到天然无公害标准。
04
“稻虾共生”特色农产品
深受吃货喜爱,供不应求
稻田养殖沟里龙虾个体非常肥壮,煞是好看,绿色纯天然,深受吃货们喜爱。由于“稻虾共生”生态下生产出的大米未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更是好吃者追捧的对象。
不仅如此,从航拍视觉看
“虾稻共作”田里沟壑纵横
小池塘匀布阡陌
一块地配一纵壑沟
几壑沟汇一池塘
不仅方便小龙虾的活动丰富其觅食空间
还能通过沟壑池塘来控制
稻田地里的水量
既科学又生态
合作社负责人还告诉记者
下一步他们会进一步
增长对稻田里虾的投放
还将在“稻田虾”、“稻田鱼”的基础上
增加对“稻田蟹”的投放试验
爱好美食的朋友们
来武胜不吃小龙虾
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如今稻田虾也已逐步供应上市
赶紧吃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