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泉水虾”远销国内外

   2022-08-28 网友投稿佚名4920
核心提示:  东安县紫溪市镇紫溪村十四组村民唐小荣,通过小龙虾养殖,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且带动周边不少贫困群众奔小康。  

“3、2、1。起笼!”走进云南省弥勒市竹园镇大团山小龙虾养殖基地,一只只色泽鲜红、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正被工人们从虾笼中倒入筐内,基地173.2亩的泉水小龙虾喜获丰收,远销缅甸、上海、江苏、四川等国内外。

连日来,大团山小龙虾养殖地成了经销商排除等虾的“打卡地”。由于该基地采用24小时泉水流动养殖,产出的小龙虾肉质饱满、腮部和底板干净、无病虾,市场供不应求。除了在本地销售外,小龙虾还远销国内外。

“小龙虾对水的酸碱度、气温的要求相当高,竹园镇大团山这里有四个龙潭,全部都是山泉水,气候不干不过湿,刚刚合适。产出的小龙虾品质一流,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红河州泉水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晋文雄说。

成功的泉水生态小龙虾养殖吸引了周边市县养殖户闻讯前来参观、学习,部分养殖大户开始投入到小龙虾养殖之中来。泸西县养殖户马林波便是其中一位,他2021年到基地学习小龙虾养殖后,目前已发展到100亩,已销售了5吨多虾。

在发展小龙虾养殖中,当地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在用工上尽量聘用流转过土地的农户在公司上班,让他们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学到技术,拿到一份工资性收入。

“我把半亩土地流转给养殖基地后,公司又返聘我在基地上班,一天有100块钱的工资,以前种植藕,扣除各种成本后,也只有1000多块钱的纯收入。现在,我技术学到手了,平常还可以回家照管,乡村振兴我现在是底气十足。”竹园镇村民袁家林说。

近年来,竹园镇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等优势,以“企业提问、干部跑腿”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效益,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竹园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打造‘红色引擎’,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原则。通过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踏勘,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着力为红河州泉水生态小龙虾养殖提供一流服务,努力为企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把水资源优势转换为名特优产品的发展优势。下一步,竹园镇将不断抓党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人、水、资源、资本的融合发展模式,不断解锁符合竹园村民发展实际的‘致富密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更多的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竹园镇党委书记郭建庄说。

“竹园镇党委政府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现在我也愿意在虾苗、技术指导、销售上帮助养殖户,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抱团发展,逐步打造出云南泉水养殖小龙虾生态品牌,带领更多的养殖户走好‘生态致富’路。”晋文雄说。

云南网通讯员 高艺轩 赵树龙

【来源:云南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