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新型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

   2021-05-25 网友投稿4610
核心提示: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渔业发展,我省于2021年5月22日至28日举办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2021年浙江省水产科技活动周活动,现精选推出7种浙江省绿色发展好模式与3种推广服务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渔业发展,我省于2021年5月22日至28日举办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2021年浙江省水产科技活动周活动,现精选推出7种浙江省绿色发展好模式与3种推广服务好做法,旨在为广大渔业从业者提供技术科普与指导,让更多的渔业科技成果为生产者所用。

桐乡市宏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崇福镇,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专门从事稻虾综合种养及乡村旅游开发的绿色生态农业科技企业;截止2020年,经营管理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4200亩,其中稻虾共生1450亩,稻虾轮作2750亩。新型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是公司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来的,融合了“稻虾轮作”、“季节性流转”和“公司+农户+服务”三个方面的创新,为稻虾产业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树立了典型。

基本原理

稻虾轮作区别于以往的共生模式,无需在稻田中挖沟,只需适当加高田埂。利用水稻收割后至种稻前这段时间投放一定量虾苗养一季小龙虾。种稻前小龙虾全部捕捞干净,水稻收割后再进水养小龙虾,种稻和养虾在时间上错开,互不影响。

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①小龙虾苗种生产和商品虾养殖分开,实现了“繁养分离”,由公司专门负责生产优质苗种,解决了以往“自繁自育”导致的种质退化,及生产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对普通农户来说降低了生产难度,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成功率。②轮作模式不挖沟不破坏耕作层,所以水稻生产面积没有减少,稳粮作用更加突出。③小龙虾养殖给稻田提高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灌水养虾,杂草几乎被小龙虾吃完,越冬虫卵等也大幅减少,减少了农药的使用。④生态优质稻米的溢价和水产品的额外收益大幅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模式基本规程

1.田间工程

新实施稻虾轮作的,应在当年11月底前对田块适当改造。在田埂附近取土将田埂加高至高于田面70cm左右,确保可有效保持50cm水位;对进排水进行改造,进排水口对面设置,能满足排灌需求即可;防逃、防盗设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2.放苗前准备

水稻收割后,对秸秆过高的田块旋耕一次,旋耕完成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田间消毒。进水后,按5×8米的株行距种植伊乐藻,根据水体肥力及水质,适量使用有机肥,促进水草的生长,培育良好水质,为投放虾苗做好准备。

3.小龙虾苗投放

稻虾轮作的田块不生产虾苗,因此虾苗需另行购买或从配套的种苗基地捕捞。2月底至3月初放苗,在4月下旬进行轮捕轮放,提高总产量。每亩放苗60~80斤,规格为100尾~150尾/斤,一般亩投放量在8000~10000尾。应尽可能投放早苗和大规格苗,通过精心管理,争取在3月中下旬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养殖管理

投喂方法:应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3%,具体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小龙虾活动吃食状况而定。采用每日一次投喂法,投喂时间为15:00~16:00。投喂时要注意饲料投喂均匀,以免小龙虾集中抢食。

水质调控:每日定期巡塘注意水质变化,定期检测水质指标。控制合理投饵量,避免残饵败坏水质。每隔7~10天泼洒一次钙制剂和底质改良剂。

5.捕捞

当有部分小龙虾达到商品规格后即开始捕捞,一般从3月底开始,一直至5月底或6月初,排干田水,捕捞完毕。

6.种稻

六月中旬完成整田插秧,选用优质水稻品种,按常规水稻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养殖一季小龙虾后,稻田肥力提高,虫卵和杂草减少,化肥和农药至少减少使用40%以上。11月底或12月初,水稻收割后进入下一轮小龙虾养殖环节。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2020年,亩产小龙虾329.4斤,销售单价14.76元/斤,产值4862.62元。投入各项成本3543.22元,其中:土地租金(季节性流转费)250元,基础设施改造(按5年折旧)123.18元,虾苗1768.01元(97.89斤×18.06元/斤),配合饲料307.07元,环境改良剂190.63元,其它904.32元(含人工费、技术指导费、销售管理费等),实现效益1319.41元/亩;加上优质稻米的销售收入,亩增收在2000元以上。

2.生态效益:养殖一季小龙虾,给土壤增加了养分,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减少了虫卵和杂草,减少了水稻种植环节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符合绿色生态化要求。

3.社会效益:种粮大户将水稻田季节性流转给公司,冬闲田获得收益,提高了种稻积极性。此外,轮作模式不挖沟,不破坏耕作层,养虾不减少种稻面积,有效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公司+农户+服务”的合作经营模式,季节性流转稻田和稻虾轮作三个方面的创新,将公司、种粮户和农户三方有机衔接、抱团发展,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成为引领稻虾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

嘉兴市农科院桐乡农科所水产部韩新荣供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