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虾肥“钱景”好!陶山“稻虾共养”模式让农民走上生态致富路

   2022-07-21 网友投稿3920
核心提示:风靡夏季餐桌的小龙虾,让不少“吃货”朋友难以忘怀。如今,陶山镇推广“稻虾共养”模式,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田“含金量”。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陶山镇金峰村的一

风靡夏季餐桌的小龙虾,让不少“吃货”朋友难以忘怀。如今,陶山镇推广“稻虾共养”模式,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田“含金量”。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陶山镇金峰村的一处稻虾混养基地,养殖户郑孙赞正在小心翼翼地打捞起水中肥美的小龙虾,现场一片火热。

陶山养殖户郑孙赞正在打捞起水中肥美的小龙虾郑孙赞介绍,以他跟几位朋友共同承包的300亩农田为例,依靠稻虾共养模式,每亩可产250公斤小龙虾,减去成本及其它费用,相比单纯种植水稻,每亩能多收入8000元左右。据介绍,“稻虾共养”需要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环形虾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等秧苗返青,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这样,上半年收一季虾,9、10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即“种一季水稻,养两季小龙虾”。今年2月份,郑孙赞投放的第一批小龙虾苗已上市,他也因此尝到了“稻虾共养”模式的甜头。

陶山镇农户采取“稻虾共养”模式养殖的小龙虾“稻虾共养”模式有很多好处,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为稻田除草、松土,其排泄物则为水稻提供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同时,共生期间水稻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还可以为小龙虾遮阴、避害,养出的小龙虾品质好,个大味美卖相好,在市场上广受青睐。秋收稻子,春夏捉虾。近年来,陶山镇加强宣传,通过各类会议、村干部走村入户等方式,积极推广“稻虾共养”模式,充分利用种养黄金时期统筹稻虾种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小龙虾养殖高产高效。目前陶山镇已有3户农户采取“稻虾共养”模式,涉及农田400余亩。“稻虾共养”助农致富已成为农业振兴的新亮点。陶山镇副镇长李广表示,该镇在推广该模式的同时,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比如该镇农办工作人员经常到田间地头,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见的问题,确保“稻虾共养”模式真正落地见效,农业产业发展良性有序。记者:苏梦璐 张少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