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徽县:稻香虾肥“钱”景好

   2022-07-28 网友投稿3910
核心提示:盛夏的徽县,蛙声阵阵,蝉鸣声声。走进江洛镇石头坪村,风吹稻禾卷起千层浪,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优美。稻田边环绕着1米多宽的沟渠,不计其数的小龙虾爬过沟渠进入稻田觅食,呈现出一幅“

盛夏的徽县,蛙声阵阵,蝉鸣声声。走进江洛镇石头坪村,风吹稻禾卷起千层浪,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优美。稻田边环绕着1米多宽的沟渠,不计其数的小龙虾爬过沟渠进入稻田觅食,呈现出一幅“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的生动图景。

致富带头人王宝成

三十多岁的致富带头人王宝成正是这片稻田虾的主人。谈起稻田里试养小龙虾的初衷,王宝成笑着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龙虾已经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外地小龙虾滞销严重,而我们这边却是供不应求,于是便有了自己养殖的想法。”王宝成说干就干,六月初,他以每斤40元的价格购买了800斤虾苗投入十亩稻田,不到两个月,小龙虾的体积已经翻了三四倍,现如今,已陆续销售了300多斤成年虾,预计产量3000多斤,以每斤30元的市场价计算,收入将达到七万元。

“前几天,在抖音里看见我们徽县有本土小龙虾了,就带着孩子来买几斤。”看到生龙活虎的小龙虾,前来购买的张先生很是开心。王宝成告诉笔者,这几天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有县内的老乡,也有周边县区的,都是预订小龙虾的,前一天晚上捞出的小龙虾,基本在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就销售完了。

小龙虾试养成功

“随着小龙虾的试养成功,我准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将这种套养模式推广给其他种植户。”王宝成信心满满地说。

“稻虾共养”模式为农户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为稻田除草、松土,其排泄物则为水稻提供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而水稻根系发达,为小龙虾提供了遮阳护阴的栖息场所,水稻收获后,秸秆沤水易招引蚯蚓,这些又是小龙虾最好的天然饵料,这样养出的小龙虾品质好,个大味美。江洛镇党委书记张志东表示,发展“稻虾共养”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积极探索,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赢”。(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琼)

原标题:《陇南市徽县:稻香虾肥“钱”景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