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省级地方标准!宝应“一稻三虾”亩收益6000元

   2022-08-04 网友投稿4130
核心提示:记者:梅友宽 通讯员 杨东方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位于宝应县夏集镇王桥村的稻虾种养基地里放眼望去成片的秧苗长势喜人田里的二茬小龙虾也陆续捕捞上市去年底,王桥村流转土地200多亩实施了稻虾

记者:梅友宽 通讯员 杨东方

眼下正值

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位于宝应县夏集镇王桥村的

稻虾种养基地里

放眼望去

成片的秧苗长势喜人

田里的二茬小龙虾也陆续捕捞上市

去年底,王桥村流转土地200多亩实施了稻虾种养项目,该项目正是由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技术体系稻虾学科岗位专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独创的“一稻三虾”生态种养模式。

据了解,“一稻三虾”新模式,即3月中旬投苗于种好水草的水稻田,4月底前即可收获“稻前虾”;6月插秧季投放二茬苗,7-8月“稻中虾”上市;秋季水稻收割前,放养繁殖早苗或晚苗,次年3月上市“稻后虾”早苗或5月上市“稻后虾”晚苗。一年里,稻田秋季可收获稻谷,春季和夏季共收获两茬成虾,来年春季收获一茬虾苗。这种模式大幅提高了稻田养虾效益,让农民一年可以收获一季水稻、两茬小龙虾成虾和一茬虾苗,亩均纯收益达6000元。

“目前,二茬龙虾陆续上市,每天约两三百斤龙虾销往市场。”王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毕永林介绍,通过实施稻虾种养的模式,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通过村里的示范作用,后续能带动更多养殖户实施这样的种养模式。

据了解,张家宏团队研究推广的“一稻三虾”生态循环农业,在实践中既可实现一水两用、节水节地,又可实现减肥减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目前,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地方标准,《“一稻三虾”生态种养操作规程》技术推广已覆盖里下河广袤稻作区,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面积超过500万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