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夜宵排行榜第一名是谁
非小龙虾莫属!
再热的天也挡不住大家享受这“人间烟火”
和家人朋友们点上一大盆小龙虾
十三香、麻辣、蒜蓉、白灼...
掰开虾头露出白嫩的虾肉
鲜香绽放在你的舌尖
萦绕唇齿...
可是在大快朵颐后
往往变得两手油汪汪
这时大家可能会想
我明明戴了手套的
手套也没被扎破呀
为什么手套不能防油?
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为什么手套会漏油?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有乳胶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三种。乳胶手套主要用在医药和科研领域,PVC手套因为耐热性低、生产过程中添加增塑剂一般不会用于食品领域。
我们平时吃小龙虾时使用的一次性手套通常是PE手套,PE手套主要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者高密度聚乙烯为材料加工成的。这类手套透明度往往比较高,手套宽松易穿戴,是比较常见的食品用一次性手套。
聚乙烯,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和油分子结构类似。大家还记得中学学过的“相似相溶”的原理吧,即“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可以相溶”。所以油可以“钻进”PE手套里,相互融入。而手套薄薄的,自然又从另一面扩散出来粘在了手上。
另外,PE也分为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从成本上讲,低密度聚乙烯当然便宜咯。所以,我们用的一次性手套基本都是薄薄的低密度聚乙烯制成,而且能有多薄就多薄,低密度又薄如蝉翼不渗油才怪。
既然漏油,那还有必要戴手套吗?
答案是:有!
其实,在接触食品时,戴一次性手套所起的最大作用并非防油,而是为了阻隔细菌。
其一,一次性手套中的油是少量渗入的,效果还是比不戴手套好。其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指上不可避免地会沾上一些细菌,在吃小龙虾时戴上它,可有效防止手上的细菌进入人体内,从而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表示,针对PE手套,市场监管部门会检验总迁移量、微生物等,但在质量方面,对防油没要求。也就是说,PE手套本来就没义务帮你防油。
这么看来,虽然PE手套不能让双手干干净净不沾油污,但却可以为我们隔绝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作用远比不弄脏手大多了。
那怎样才可以“优雅”地享用小龙虾呢?
以下做法仅供参考:
★ 多戴几层,勤换手套。
★ 选择隔绝油污效果更好的手套,比如食品用PVC(聚氯乙烯)手套。
★ 边吃边洗手。
★当然,如果可以找到一个肯为你剥小龙虾的他/她,那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啦!
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