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湖南的小龙虾已陆续进入冬眠模式,而这段时间在铜官街道中山村的湖南风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里,员工们却在水产养殖基地里忙着捕捞龙虾
据介绍
他们养的是一个龙虾新品种
澳洲淡水龙虾
它是小龙虾的“洋亲戚 ”
澳大利亚是它的故乡
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
“你看这个虾,它模样与普通小龙虾相似,但是个头要大很多,虾青素含量也更多。”湖南风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虎阳捞出一只虾向记者展示,只见身披淡蓝色“盔甲”澳洲淡水龙虾正膘肥体硕,虾钳有力地挥舞着。
澳洲淡水龙虾
学名红螯螯虾
原产于澳大利亚
近几年被国内引进试养并获得成功
主要集中在广州、海南等地
如今,它也成功在望城安家了
在风向农业养殖基地,放眼望去,8个试验水稻田里,水稻颗粒饱满迎风摇曳,虾笼里澳洲淡水龙虾鳞次栉比。工作人员将虾笼里抓到的龙虾悉数倒出,按大、中、小三个等级进行分类。
“今年6月,我们投放了3万尾虾苗,经过四个月的生长, 大多数龙虾已达到上市标准,是一个大丰收。”贺虎阳一边介绍,一边将龙虾称重。上称一看,较大只的龙虾在180克左右,平均重量也在90克左右,这让大家喜不胜收。
今年,该公司在湖南农科园管委会的指导下,和湖南省水产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一稻三虾养殖项目,重点研究稻前虾、稻中虾、稻后虾,以及稻虾香米水稻品种的研究。本次上市的澳洲淡水龙虾正是稻中虾项目,而这也是该公司多年来第一次成功养殖澳洲淡水龙虾。
其中,早在2020年,风向农业就从广东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品种进行养殖和繁育。因饲养环境要求较高,省内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前面两次都以失败告终。而后,在 湖南农科园管委会技术专家团队的支持下,经过不断总结经验, 该公司努力解决澳洲淡水龙虾在当地饲养、育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终于突破瓶颈,让 “水稻+澳洲淡水龙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以解决稻前虾产量、稻中虾养殖风险和虾苗过冬等问题,以及研究抗倒伏水稻品种,助力望城稻虾香米产业的发展。”湖南农业大学杜林森博士告诉记者,本次实验中低密度养殖成效最好,龙虾数量更多、体积更大。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关注提高澳洲淡水龙虾的质量和规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明年,我们将全面进行稻虾养殖,为望城小龙虾产业二次创业打下坚实基础。”贺虎阳说,目前的产量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他们将培育推广基地,扩大养殖面积,重点研究一稻三虾养殖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助推望城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