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路鸣
通讯员 谭欣
金秋十月,正是水稻成熟收获的季节。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的大片虾稻田金灿灿的,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传来一阵阵轰鸣声。
记者走进潜江市蓝跃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的一片虾稻田,它的主人——“90后”女生王宇正在稻田里查看收获情况。凉爽的秋风轻拂下,金黄的稻浪中传来一阵沙沙声。王宇拿起一株稻穗饱满的秧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欢喜。
小时候的王宇看着父亲在地里劳作,就对农业生产很感兴趣。2012年,王宇回到家乡运粮湖管理区开启了养虾事业。刚接手时,她也曾受到质疑:“一个小女孩,能养虾?能卖虾?”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王宇不仅坚持下来了,还创办了合作社,走出了销售新路子。
作为一名合作社负责人需要做哪些工作?王宇说,从前期采购虾苗、农资,到提供技术指导,再到收虾、卖虾跑市场都要精通。“简单来说,就是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都要安排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王宇介绍。
起初回乡养虾时,王宇发现家乡的小龙虾虽然品质好,但是当地农民苦于没有销售渠道,价格一直上不去。有想法的她便开始联系外地市场。“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收虾,自己开车直接拉去外地卖,无论省内省外都是一天来回。”她告诉记者,得益于家乡的高品质小龙虾,她用这种老方法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外地客户。
在田间,王宇白白净净的脸上是一丝不苟地认真。近年来,王宇看到不少商家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售卖商品,平时爱发朋友圈也喜欢拍抖音的她抓住时代风口,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开辟了小龙虾销售新天地,改变了以前靠双脚跑市场的模式。
“合作社在运粮湖有300亩虾稻基地,在别处还有1000多亩,小龙虾种源丰富而充足,每年可以向江陵、仙桃、荆门、洪湖等周边县市以及外省市输送优质小龙虾100多万斤。”王宇介绍。
当前正值晚稻丰收的季节,王宇新办的粮食加工厂也已经开工建设了。该厂前期投资200万元,用于建设厂区、引进烘干设备,年底一期工程8条生产线可投入试生产,预计年收购加工2000万吨粮食。
在广袤的水乡大地,有许多像王宇一样的“90后”新农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家乡热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更多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卖个好价钱,带动更多百姓提高收入,让大家一年的辛劳颗粒归仓。”王宇说。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