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这一笼足足有30斤!”近日,随着第一个虾笼里的蓝龙虾被全部倒了出来,紧张了一夜的王大伯终于展露了笑颜。
秋风送爽,正是收获好时节。在塘栖镇塘北村稻虾综合种养区,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两旁横竖交织的塘坑里,虾笼被慢慢拉起,一只只蓝龙虾浮出水面……绘就出一幅稻香虾肥的秋日丰收共富画卷。
蓝龙虾学名为红螯螯虾,每只重量在一至二两左右,出肉率约为同规格小龙虾的2倍,虾青素含量远高于其它虾种。除了个头更大、肉质更饱满外,成熟后的蓝龙虾体表还会呈现绚丽的青蓝色,故被称为蓝龙虾。
今年,我区引进水稻+蓝龙虾综合种养项目,由杭州星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为农户提供培育种苗、技术指导和回收帮销等服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开展规模化稻虾生态养殖。杭州星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赛说,今年是稻田养殖蓝龙虾的第一年,虾因稻而肥,稻因虾而贵,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大米饱满香甜、品质更安全,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了收入。明年计划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按一亩稻田投放虾苗约2000尾测算,出塘时大约能收获每亩100-120斤的成虾,比单纯种稻亩均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蓝龙虾为我区首次试养,在稻田里养殖蓝龙虾更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的新尝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稻+蓝龙虾综合种养,水稻中的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可作为蓝龙虾的食物,蓝龙虾的排泄物则为水稻提供养分,进而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
接下来,我区计划在稻田养殖蓝龙虾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结合土地整治,对塘北村1000亩稻田进行沟渠、塘坑等基础设施改造,同时,发展“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蓝龙虾养殖,从而实现稻虾双丰收,最终达到稳粮增收的目标。明年5月,塘北村近千亩稻田将迎来蓝龙虾大批量安家,逐步实现“稻虾共生”。
来源/临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