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乡村振兴挂联帮扶人员要来走访,家住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宁利乡邰家村的邰绪松早早就到宁利路口等着接大家。
邰绪松的“大奔”停在路边格外醒目,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有这样的“座驾”确实让众人耳目一新。大家本以为这里老百姓的收入应该不错,但邰绪松介绍一番后才知道,原来宁利乡之前由于海拔高农作物出产少,除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没有其它致富途径,有1120户脱贫户,脱贫人口4881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得益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乡村面貌才得以焕然一新,同时也涌现出来了一批像邰绪松这样的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
邰绪松正在稻田捕捞小龙虾(焦宏伟 摄)
稻田养鱼充实“钱袋子”
“稻田养鱼好处多,鱼不但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还可以翻动泥土促进水稻生长,实现稻香鱼肥双丰收。”邰笑呵呵地说道。稻田鱼养殖一田两用,等到了秋收时节,水稻成熟,田里放养的鱼也进入收获期,每亩稻田可以养成40-45公斤田鱼,可增收2500元左右。再过半个月,邰绪松的56亩稻田鱼就要上市了,这将给他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虾稻共作”拓展增收空间
“虾稻共作”模式,在外面已经成功推广,但宁利乡至今还没人尝试。邰绪松通过去大理等地学习了解,“虾稻共作”模式亩平收益是单一种植水稻收益的五倍多,既大幅提升了种田种粮收益,又有效提升了粮食产品品质。“宁蒗当前养虾还处于空白,所以我想尝试一下,多一条谋生路,多一条致富路。今年我养殖小龙虾13亩,地租加上租金将近投入了8万余元,5月份投苗现在已经少量上市,由于当地养殖环境好,小龙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预计明年即可实现盈利。”邰绪松自信地说道。
邰绪松查看稻田鱼生长情况(焦宏伟 摄) 展望未来有奔头
邰绪松前几年结束了长年外出打工的生活回乡种地,带领群众依托当地农村留守劳力较多、地租便宜的有利条件,乘上了产业发展“致富快车”。接下来邰绪松的打算是“争取政府及村里乡亲们的支持,筹建农业合作社,在种植养殖的基础上打造乡村观光。”近年来,伴随着政府、当地帮扶部门的一系列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出台,宁蒗县宁利乡形成了花椒种植及稻田鱼养殖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挂联帮扶人员表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户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等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幅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画卷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像邰绪松这样“开大奔”的农民也将越来越多。(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焦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