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的泛滥,如今在中国却“越混越回去”

   2023-07-28 3470
核心提示:当今的我们去餐馆吃饭,大概都会在菜单首页看到一盘该店特别推荐的菜——小龙虾,除了最受热捧的香辣小龙虾,还有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油焖大虾、十三

当今的我们去餐馆吃饭,大概都会在菜单首页看到一盘该店特别推荐的菜——小龙虾,除了最受热捧的香辣小龙虾,还有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油焖大虾、十三香小龙虾等等,涵盖全国各地不同口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小龙虾的餐馆就不是一家合格的餐馆。

可若是放在二十多年前,小龙虾还只是一种自由遨游于水塘和沟渠的一种小生物。农民们看到小龙虾,无一不是深恶痛绝,因为小龙虾有一项极端厉害的本领——打洞,农民们好不容易在白天把稻田灌溉的满满的,结果一夜之间,水就不知所踪了。入侵生物的泛滥,向来对生态环境都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打击,它们会占领本土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逼迫本土生物出走这片生态,造成生态系统的絮乱,从而影响到人类身上。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对入侵物种都抱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过也有例外,就比如小龙虾这个所有人都知晓的入侵物种,如今在中国却“越混越回去”。

小龙虾也就是克氏原螯虾,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个物种,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当时日本商人进口小龙虾是为了在南京养殖牛蛙,所以也就掀开了中国和小龙虾的不解之缘。不过在以往小龙虾的名气并不怎么好,因为它们的生长习性,会将稻田中的梯田给破坏掉,导致该地区无法在种植作物,所以特别受农民讨厌。特别是小龙虾还有另外一个标签,那就是“脏”,拥有极强排毒机制的小龙虾,有着特别高的抗污性,所以它们能够生长在特别污浊的水域,这让人们更是觉得这个在污水中生存的物种,并不是一个“好东西”,所以“稻田一害”的名头落到了小龙虾身上。

不过小龙虾身份的转折点其实还要说到90年代开始的泛滥。缺少天敌的小龙虾在90年代中开始大量繁殖,遍布了全国各地稻田,虽然更是让农民厌恶,但也让部分人将目光放到了它们身上,久而久之,小龙虾的料理出炉了,红彤彤的它们诱惑着人们的味蕾,一吃下去还不觉得难吃,所以开始有人捕食小龙虾,尽管当时依旧有言论说小龙虾脏,吃了容易得病,会重金属超标,但还是没有制止这个势头,最终野外的小龙虾在十几年里被捕捞一空,也就带动了养殖小龙虾的生意。

至于小龙虾是怎么一步步登顶“全民美食”的,真的让人觉得有幕后推手的感觉。因为小龙虾的走红是“现象级”的,16年的时候养殖面积就超过了900万亩,总产90万吨的规模,这就真的特别夸张。同时龙虾节等等的节庆活动,名牌小龙虾店的分店以及那个“小龙虾学院”,都让人有一种超乎想象的感觉。不过说到底还是公众的接受度吧,因为小龙虾的认知度足够高,所以国民接受了这个饮食并且慢慢被痴迷上,也就让这个让人憎恨的“稻田一害”成为了最受追捧的美味佳肴,甚至还传播到了国外,当真可以写成一部传说。

大小龙虾怎么做好吃_龙虾大龙虾怎么吃_小龙虾和大虾一样吃法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