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香辣、冰镇、十三香……
咖喱、豆豉、白灼、啤酒加蛋黄……
又到了各色小龙虾霸占餐桌的季节了,作为美食界的扛把子,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谣传也是层出不穷……
真真假假,咱们一起来看看……
虾肉是我们最常吃的海鲜之一,不仅味道鲜美滑嫩,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的肉质很松软,很容易消化吸收,对肠胃不好、身体虚弱和病后需要调养的人群是不错的食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几乎占到虾肉的16~20%,还含有大量维生素B12、钙、磷、钾、锌、碘、硒等物质,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营养。
营养价值是真的高,关于小龙虾的绯闻也很多哟……
“虾黄是虾屎,不能嗦?!虾头重金属超标?真的能吃吗?”
“到底要不要去虾线?”
“小龙虾不能和啤酒一起吃?”
“是不是有很多寄生虫”
虾头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建议最好少吃!
说这个虾头能不能吃,一般是因为两个疑惑:
一是有人说这个虾头部分的虾黄是“屎”,是吗?当然不是!虾黄一般指小龙虾的肝脏,当母虾到成熟期的时候,它的卵巢也会被人们称为虾黄(有没有吃到过那种橘红且有点硬的虾黄)。虾黄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蛋白质、微量元素硒,以及各种维生素。
这么一说,似乎虾黄还不错呢,完全就是小龙虾的灵魂啊。不不不,虽然能吃,但要少吃。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要从关于虾头的第二个疑惑说起来,重金属残留和寄生虫问题。
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小龙虾无法成功脱壳、无法成活,水质差产量会差三四倍,因此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并不适合养殖小龙虾。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的部位差异,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
而小龙虾里面确实有出现寄生虫的风险,小龙虾携带的寄生虫可能寄生在小龙虾的头和腮等部位。总结一下就是,虾头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地方。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吃或者少吃小龙虾头部。
“啊,我爱吃虾黄,已经吃过不少了咋办?”
别慌,龙虾是季节性食物,短期内食用量可能较大,但全年平均下来还是较少的。再考虑到目前市面上食用的龙虾主要是养殖的,重金属富集情况较轻。只要你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常年吃,那么已经下肚的部分不需要惊慌,以后注意即可。而寄生虫这个东西说起可怕,但是要消灭它也很简单,就是通过高温烹饪把虾完全煮熟,出现寄生虫的概率就很小了。半生不熟的小龙虾就不要冒险尝试啦。
虾线很脏不能吃?
虾线说白了就是小龙虾的“消化道”,也就是龙虾排泄的地方,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属,烹饪前应把虾线拉出来。
但是如果不小心吃了,也没多大事儿。虾经过高温烹饪后,虾线里的细菌会被高温杀灭,吃了对身体没太大影响,但是可能有泥腥味,味道会差一点。
虾里有寄生虫?
前阵子,网上疯狂流传着虾头寄生虫的视频,视频里的大妈义愤填膺虾的说虾里面有寄生虫,每只都有!最后被证实这些白色的“寄生虫”是雄虾的输精管。
虽说是个谣言,但水产确实存在寄生虫风险,但只要做熟、做熟、做熟就可以避免了。
小龙虾吃多了会得横纹肌溶解症?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一男子吃完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这让更多人相信“小龙虾吃多了会得横纹肌溶解症”的传言。
小龙虾表示这锅我不想背。
一桌人一起吃小龙虾,并不会集体发病。所以说,小龙虾作为一种食物,本身可能不会导致横纹肌肉溶解症,吃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症,这种概率极低。很可能是烹饪方式不当,或者小龙虾生长环境不干净,诱发了横纹肌溶解症。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有差异(可能本身存有患横纹肌肉溶解症的潜在因素),目前在科学研究上尚无明确定论。
小龙虾和啤酒是绝配?
啤酒和小龙虾嘌呤含量高,对于尿酸偏高或有痛风病史的人,如果经常吃或者大量吃,容易引发痛风性关节炎。
所以,小龙虾+啤酒的组合在吃的时候要注意量,有痛风或者尿酸高的人最好忍着点嘴!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又馋啦!说千道万,要吃美味,但健康也很重要,所以总的一个原则:小龙虾虽美味,可不要贪多哦,避免在短时间频繁、大量吃小龙虾。
这4类人远离小龙虾:
1.过敏体质的人
这是拿生命在爱小龙虾,小帮只能奉劝一句no zuo no die。
2.痛风患者
慎吃,尤其要避免边吃虾边喝啤酒!不然贪嘴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3.有哮喘的人
这类人受到过敏饮食的刺激的时,会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诱发支气管炎和哮喘。
4.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人群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等降脂药物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也要忌口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