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浦城县再生稻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田间地头

   2023-08-11 11060
核心提示: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 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这是人们对种粮大户福建粮仓浦城的形象表达,为提高当地粮农的增产增收,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林文雄教授主动请缨,带着专家组及再生稻研究团队10人左右驻扎浦城县田间地头,进行靠前技术服务。

再生稻与小龙虾_再生稻第一季怎么收割_再生虾稻米

揭牌仪式现场。福建省科协供图

为进一步推广这类作法,近日,浦城县举行了再生稻科技小院揭牌仪式,这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据介绍,浦城县再生稻科技小院的落成,将从根本上解决浦城县再生稻传统生产上存在的适宜机收优质丰产再生稻品种缺乏、水肥管理不科学、再生稻产量低等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会上,福建省农技协理事长吴瑞建介绍,2019年以来福建省先后创建了三批共22家科技小院,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是福建全省第一家建立在水稻产业上的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是科技特派员的新形式,是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和平台,已写入今年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创建科技小院,主要是选择一个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由省科协、农技协联合高校、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力量,以在读研究生常驻小院为基本特征,以农业企业为依托单位,专家团队入驻,围绕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任务,实现科技与农村零距离、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服务与农业产业零距离。从全国已创建的195家科技小院来看,效果是显著的,科技小院的模式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浦城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水稻是浦城县农业最主要的产业。长期以来,浦城县委、县政府把水稻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去年9月,福建省科协、省农技协组织开展“闽江科学传播学者乡村振兴浦城行”活动,16名农业专家到浦城进行为期三天的科技志愿服务。在县委、县政府座谈会上,议定建立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经过紧张的筹备,福建农林大学林文雄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和研究生于今年初入驻科技小院,开展科研、科普和技术服务,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悉,今年浦城县再生稻头季稻的亩产达726.58公斤,比传统栽培增产20.37%,此次再生季稻测产结果超出预期,再生稻一种两收远超“吨粮田”,亩产再创新高。

科技小院是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平台,除现有进驻的科技力量外,今后随着浦城水稻产业的发展,对技术需求不断增加,科技小院可不断注入新的科技力量,到建立一个科技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