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小龙虾会染肺吸虫病?
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吸烟有好处?
喝酒养生?
......
近期,
网上又出现了很多谣言
一起来看看真相是什么↓↓
谣言1:吃小龙虾会染肺吸虫病
谣言:
近日,微信出现一篇题为《小龙虾出事了!看看就知道了!》的推送。推送中的视频显示,苏州姑娘小夏咳血、发烧,被医生诊断为肺吸虫病,而原因竟然可能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小龙虾。事后,实验人员将一只小龙虾放入超声波清洗机,数分钟后在清水中发现长约1公分左右的肺吸虫,通过显微镜镜头,还能看到很多极为活跃的寄生虫附着在龙虾体内,这可把不少爱吃小龙虾的人吓了一跳。
真相
经查,该推送其实是一则“编造事实+旧闻翻炒”的谣言。这次小龙虾还真背了一个锅。
在网上搜索可以发现,2016年3月24日,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早就播出过同样的片段,新闻中的主人公小夏被诊断出肺吸虫病,病因则是她爱吃生螃蟹,并未涉及到小龙虾。显然,“吃小龙虾染肺吸虫病”是讹传。并且,平时吃小龙虾在确保烹饪过程烧熟煮透,食用是没有问题的。近期,这一视频被重新上传到网络,很可能是某些营销号故意“炒冷饭”来博取眼球。
谣言2: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谣言:
最近有个节目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节目中的嘉宾认为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节目选取了蒜蓉炸茄盒和蒜蓉炸虾两种需大蒜炝锅烹饪的菜式,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都含有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因此节目“专家”集体断定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真相
曾经,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研究过大蒜炒制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结果发现,炒大蒜确实会产生丙烯酰胺,但是每1克的大蒜平均只会生成0.2微克的丙烯酰胺。我们平常炒菜,大蒜只是配料,一盘菜中最多几克大蒜就足够,能产生的丙烯酰胺量更有限。
而且含蛋白、糖类的食物,经高温烹饪就会产生丙烯酰胺,油炸、焙烤、烧烤的食物几乎都含丙烯酰胺。所以,节目中的检测结果只显示检出了丙烯酰胺,并未公布含量多少,不能排除这是其他食材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因此断定大蒜炝锅致癌的说法并不可信。
谣言3:吸烟有好处
谣言:
最近有些自媒体微信公号发布关于吸引的一些好处的文字,还提到专家因为不敢说是怕被批被烟草公司收买。
真相
吸烟的危害已经得到无数研究证实,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岀版的戒烟指导手册中明确指出吸烟可导致几十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其中包括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恶性肿瘤。
吸烟目前得到临床试验验证的“益处”大概只有减少口腔溃疡发生这一种,原因是吸烟会导致口腔上皮细胞角化,但上皮细胞角化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尚未达到恶性肿瘤标准的细胞病变),因此,“吸烟有益健康”的宣扬者和附和者非蠢既坏。
谣言4:喝酒养生
谣言:
近期,有微信公号发布文章称“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还提到适度饮酒反而有好处任何事都要把握好度,过度喝酒有害,但适度喝酒反而是有好处的。然后文里罗列了喝不同啤酒的方式和好处。
真相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酒养生的传统。但是,无论喝什么酒、什么药酒,都没有养生的功效。相反,酒精是一类致癌物,而且没有安全限量。多喝不仅不能养生,还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很多中药材是有肝肾毒性的,自配药酒的风险很大,因为自酿酒的杂菌和甲醇风险都比较高。喝酒对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喝酒养生完全是靠不住的。
谣言5: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谣言:
近期,在朋友圈中又有人传“空心菜是毒中之王,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蔬菜,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国外都拿空心菜净化土壤用,没人吃。”
真相
早几年就有传这类的谣言,也已被辟谣。
任何一种蔬菜都无法脱离环境,出现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发现,空心菜对于某些重金属的确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国家对蔬菜中铅、镉、汞、砷、铬等重金属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有媒体对空心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也绝非“最毒而不能食用”。
谣言6: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谣言:
近期,一个号称是“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微信群中被热传,并传言说有不少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视频显示,有两个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经放置了不少制作完毕的“假鸡蛋”。
真相
根据视频中的信息,很容易就在网购平台上搜索到相关的仿真玩具鸡蛋。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网上售卖的这款“恶搞玩具”——沙皮胶鸡蛋和网传视频中的“假鸡蛋”一模一样,连使用的标签都是相同的。
而且类似的谣言前两年就有传了。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
请大家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