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至10月份,是小龙虾的消费旺季,夜宵摊上总飘散着诱人的龙虾香味,喜欢吃夜宵的市民经不住龙虾的诱惑,约上好友们,享受着冰镇啤酒的清凉和小龙虾的鲜香美味。
根据新闻报道,曾有一位女士吃了小龙虾,导致癫痫发作。
经过医生诊断、CT检查、抽血化验一系列检查后,确诊患者得了“脑肺吸虫病”…这难道说小龙虾真有致人于病的危害?
小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属淡水虾类,而淡水虾蟹类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
当人体摄入未完全烧熟的感染了肺吸虫的小龙虾,或清洗感染小龙虾的水污染了其它直接食用的食物时,肺吸虫的卵将趁机进入人体,开始它的生命周期。肺吸虫病是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轻重与入侵虫种、受累器官、感染程度、机体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起病多缓慢,因准确感染日期多不自知,故潜伏期难以推断,长者10余年,短者仅数天,但多数在6~12个月。患者可有低热、咳嗽、咳烂桃样痰和血痰、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荨麻疹等临床表现。
如此看来,小龙虾作为寄宿主,并不能断言吃它就一定有危害。
但个别商家在制作过程中不注意卫生,例如生熟食不分开,共用砧板、刀具,又或者为了逐利快速翻台,导致小龙虾没有蒸熟烧透,确实会让食客增加患病的几率。
此外,为了提高小龙虾的卖相,店家需要雇人用刷子刷洗小龙虾。后来小龙虾的生意越来越火爆,餐馆雇人刷小龙虾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新方法——使用洗虾粉。
商家们为了让小龙虾看起来光泽亮丽,普遍用一种名为“洗虾粉”的原料来清洗小龙虾。
市面上的洗虾粉包装上即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生产厂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
有的店家说洗虾粉是一种可食用的碱,事实真的如此吗?
“洗虾粉”其实是工业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除锈剂——草酸,其酸性为醋酸的10000倍,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同时,含有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众所周知,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长期微量摄入草酸还会造成结石。人体摄入过量的草酸,会导致恶心、呕吐,严重会致命。一些不法的小贩,为了让龙虾看上去颜色鲜亮,有一个好的卖相,会用这种洗虾粉来清洗龙虾。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洗虾粉主要还是抗氧化剂,虽然在食品加工当中不宜使用,但是它本身不会引起肌红蛋白异常升高,致使肌肉溶解。目前已经基本上排除了洗虾粉惹祸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
吃货们不能保证不吃小龙虾,但一定要仔细挑选干净卫生的小龙虾店,这样才能吃得开心,也吃得放心。
检验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