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武穴市石佛寺镇城塘湖畔的宋巷村,在田畈上见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志刚正带领村干部田头指导养虾,与稻田养虾户主孙文革畅谈着,孙文革是稻田养虾大户,他左手提着胶桶,右手正把网袋龙虾倒进桶里,边与石佛寺街上餐馆张老板交易,一个小时內,交易3笔,收入2000多元,龙虾60元一公斤,卖个好价钱。他去年稻虾养殖200亩,尝到甜头,今年再扩养100亩,他满面笑容地说”稻虾养殖,铺就农村振兴路,让俺富起来了。”
宋巷村2000亩稻虾,是武穴市闻名“稻虾一品村”,全村户均5亩稻虾,为了稻虾获取高产高效,村两委以垸组为单位,请来稻虾养殖专家巡回到各垸向村民宣讲稻虾高产高效技术,又组织党员干部包户包畈,到田头现场解决稻虾养殖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亩均虾增30公斤,稻增100公斤,增收2000元。
“稻虾养殖,虾在水田里觅食游动,吃一些浮游生物,减少喂养饲料,又可给稻田松土通气活水,农民免除翻耕,直接播种水稻,秸杆还田,免除燃烧,解除干部难事,同时龙虾排放的粪便可以给水田增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又保证了老百姓的米袋子,丰富了菜篮子,又保障养殖户的钱袋子,一举多得。”稻虾养殖大户舒兆松尝到甜头,兴奋地说,“稻虾养殖,我们没有施肥,没有喷洒农药,虽然产量低点,但是是无公害、纯绿色产品,消费者抢不上手。”
“稻虾共生种养是宋巷村小龙虾养殖的主要方式,通过构建稻虾连作和共作系统,可实现水稻每亩单产500至600公斤,小龙虾每亩单产120至150公斤,亩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志刚说,“水稻田变稻虾共生田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新型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还为农户带来增收创收,铺就农村振兴路,助力群众小康富裕。”
现在石佛寺镇已发展“稻虾共生种养面积1万亩,打造“生态小龙虾之乡”,坚持虾稻连作,一份田地,两份收入,各村建有合作社,管种苗、技术、销售,让农民稳定小康富裕起来。
来源 | 微石佛寺整编 |武穴网
小编微信 |
业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