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宋晶)8月16日,从湖北省2022年稻田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及技术高级研修班获悉,2021年湖北小龙虾产量达到107万吨,是第二名安徽省(49.5万吨)产量的两倍多,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小龙虾产量大省。此外,在全国小龙虾产量排名前十的县市中,我省占据6席,分别是监利市、洪湖市、潜江市、沙洋县、公安县、石首市,产量分别为16万吨、13.1万吨、12万吨、6.2万吨、6.1万吨、4.7万吨。
小龙虾产量的迅速增加除了市场需求以外,最直接的因素是虾稻共作模式在全省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普及开来。2001年,潜江市农民率先探索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虾稻连作”模式,即在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方式放养小龙虾,收稻后稻田储水养虾,来年排水种水稻,每年可收获“一稻一虾”。
如今虾稻共作已成为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模式之一。数据显示,我省现有虾稻约720万亩,约占全省稻田综合种养的90%,全省水稻面积的18%。一头连着田埂,一头带着消费。小龙虾已成为湖北美食的新名片,也成为夏日夜宵的常驻“网红”。如今走在武汉、襄阳、潜江等地的街头巷尾,小龙虾门店随处可见。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