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生态虾 走上致富路
12月15日,记者见到徐山的时候,这个年轻小伙儿正穿着连体胶皮衣,站在虾棚里测量育苗池的水温。“我从江苏来到一八三团,正是看准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我相信,在兵团奋斗一定大有作为。”徐山笑得眼睛弯成两弯月牙。
徐山所在的虾棚是十师一八三团北屯双渠汇水产合作社生态虾养殖基地,徐山是合作社的技术员。
今年,一八三团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对四连效益较低的33座大棚进行改造,发展规模化生态虾养殖,让一直从事蔬菜种植的职工通过种养结合方式实现多元增收。同时,连队党支部积极引导职工成立双渠汇水产合作社。
“虾上市挣上钱了,职工再把本钱还给合作社,要是职工没挣上钱,合作社一分钱不要。”四连党支部书记陈建生说,“合作社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引进鲜虾冷链设备,将鲜虾通过冷链处理后,销往疆内外市场,带动更多职工增收致富。”
“我有8座虾棚。上一季,我靠这8座虾棚里的虾赚了12万元!”四连职工、北屯双渠汇水产合作社社员郭之亮说,“明年,我准备再建5个养虾池!”
新一季的10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11月1日运抵养殖基地。目前,这些小虾苗只比虾米大点儿,但是70天后,这些小虾苗就能长成成人手掌长了。“我们的南美白对虾,最大个体可长到30克,年亩产量可达1200公斤。”说起自己养殖的虾,徐山一脸骄傲,“口感好,外形佳,品质有保证,等过年了这批虾就上市。”
在北屯双渠汇水产合作社对面,是新疆绿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龙虾培育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刘涛正在查看小龙虾的长势。一只只通体鲜红、挥舞着钳子的小龙虾正在水里缓慢地游动。
“小龙虾育苗繁殖我们已经试验了3年,现在培育的小龙虾苗长势良好,可以长到18厘米左右。”作为团场职工子女,刘涛深知在本地培育小龙虾的难度,“温度是我们最大的难题,第一年试验的时候怕小龙虾过不了冬,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难题也解决了。”
“现在,我们在四连育苗,准备明年大批量向职工提供小龙虾苗,带动更多职工致富。”刘涛说。
近年来,一八三团依托额尔齐斯河优质水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团场水产品养殖结构,加大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力度,积极培育引进水产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水产业,同时积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在水产养殖方面创新,为养殖户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我们精神振奋。后期,我们计划延伸养殖产业链,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通过观光旅游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陈建生信心满满地说。(兵团日报记者徐彤彤、郑娅莉)
《兵团日报》(2020年12月1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