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情况: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出口受限=出口转内销
从出口市场来看,2016-2018年我国小龙虾出口量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23309万吨下降至2018年的10801吨;这主要是受两方面影响,第一,欧盟对中国小龙虾产品进口关税调整和中美贸易问题;第二,国内原料市场价格变化。而我国小龙虾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出口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其中,出口美国的小龙虾5491.84吨;出口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小龙虾4290.98吨。
从进口市场来看,2015年后我国小龙虾进口市场逐年攀升,2018年进口量增至2394.1吨;2014年至2018年间,中国80%的进口小龙虾来自埃及。但对比出口量,我国小龙虾进口量远小于出口量,处于顺差方。
综上,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和出口受限困局的双重作用下,大部分小龙虾加工企业将精力转为增长较快的国内消费市场。
小龙虾行业区域发展对比分析
——供给端区域集中度极高,CR5高达94.25%
2018年,全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份21个,依次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山东、河南、四川、浙江、重庆、福建、广西、云南、贵州、上海、广东、黑龙江、宁夏、新疆、河北、山西。其中,黑龙江、山西为首次报告。
从供给端来看,小龙虾产量的区域集中度较高,CR5在95%上下波动,CR3在80%上下波动,CR1在50%上下波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供给端区域集中度整体较高,但随着“小龙虾经济”热潮高涨,很多地区也加入到了分享“小龙虾”蓝海市场的大潮中来,市场集中度呈下滑趋势。
——湖北省:我有小龙虾,你要跟我做朋友吗?
(1)从养殖面积来看
从全国小龙虾养殖情况来看,湖北省连续多年是全国小龙虾养殖第一大省;2018年养殖面积高达721万亩,占比约42.92%;其余位列养殖面积TOP5的省份依次为安徽248万亩、湖南210万亩、江苏201万亩、江西103万亩。5省养殖面积占全国养殖总面积的88.27%。
注:本表以排列方式以2018年小龙虾产量为准降序排列(方便与产量图对比)。
(2)从产量来看
从全国小龙虾生产情况来看,湖北省连续多年是全国小龙虾产量第一大省;2018年产量高达81.24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49.58%);其余位列产量TOP5的省份为湖南23.76万吨、安徽21.75万吨、江苏16.68万吨、江西11.02万吨。上述5省小龙虾养殖产量总计154.46万吨,同比增长41.1%,占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的94.25%。
此外,结合养殖面积和主产区的数据发现,2018年安徽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排名第二,高于湖南省,但是湖南省的小龙虾产量高于安徽省。
2018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前30名的县(市、区)中,湖北15个,占一半席位,龙头地位稳固;其余位列TOP30的县(市、区)分布情况为:湖南5个、安徽4个、江苏3个、山东1个、江西1个、河南1个。其中,山东、河南首次有地区入围县级30强,尤其是山东省鱼台县排名高居全国第12名。
榜单上TOP30个县(市、区)的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为101.28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比重为61.81%。其中,小龙虾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的县(市)有2个,分别是湖北省监利县(13.06万吨)和洪湖市(10.55万吨)。
(3)从加工企业来看
小龙虾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2018年,4省规模以上加工厂加工量近32万吨。其中,湖北省规模以上加工厂近20家,加工量超过20万吨,同比增长一倍,产值186.89亿元,同比增加60.57%。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在精细加工产业链上也走在行业领先位置;湖北潜江已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要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以甲壳素龙头企业“华山水产”为例,企业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生产甲壳素4000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高密度壳聚糖、壳寡糖等高附加值产品3500吨,甲壳素衍生制品销售收入近30亿元。
(4)从流通情况来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湖北省的小龙虾供给量占全国的一半,理所当然,从小龙虾行业的流通情况来看,湖北省的龙头地位也不可动摇。根据满帮货运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龙虾输出五大省份依次是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小龙虾物流出单量前十城市中,湖北占六席。
(5)从品牌/企业来看
各行各业都在打造独特的“IP”,小龙虾行业也不例外,各地也在竞相打造“小龙虾专属IP”,即进行小龙虾品牌培育,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区域公共品牌,以及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企业品牌。
从区域公共品牌来看,湖北地区的荆州闸口小龙虾被授予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潜江龙虾被授予了驰名商标。此外,湖南的南县小龙虾、江苏的盱眙小龙虾、安徽的滁州全椒小龙虾和合肥龙虾均称为了区域的公共品牌。
从企业品牌来看,湖北省的知名小龙虾品牌数量最多,达14个,如楚江红、虾皇、周黑鸭的小龙虾等;其次是安徽省,品牌数量达11个。
(6)从“节日经济”来看
从“双11、618、女生节、女神节”等等节日来看,现在“节日经济”已经成了各种商家的重要焦点,小龙虾行业不例外。
以小龙虾为主题的节庆遍地开花,节日经济在促进小龙虾终端消费和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促成51个项目签约,协议引资总额211亿元;第十八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促成95亿签约项目。湖北省有潜江龙虾节、监利龙虾节和洪湖龙虾节三大节庆。
综上,无论是从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来看,还是从加工企业和小龙虾流通来看,亦或是从品牌及企业、节日经济等来看,湖北省的龙头地位非常稳固。
——湖南和安徽展开胶着的“老二”争夺战
结合2016-2018年主产区产量数据和2018年中国小龙虾养殖地图来看,湖南省和安徽省在奋力争夺行业“老二”的位置,一场激烈的“老二之战”就此展开。
2016年安徽省小龙虾产量达10.71万吨,湖南省安徽产量达5.63万吨,安徽省还遥遥领先与湖南省;2017年安徽省产量增至13.77万吨,湖南省增至13.57万吨,安徽省险胜湖南省;但到2018年,安徽省产量增至21.75万吨,湖南省产量增至23.76万吨,湖南省首超湖南,赢得“老二头衔”。
——“社交神器”小龙虾地域特征趣读
以上都是从供给端的角度论证,湖北的小龙虾地位坚不可摧。
“小龙虾是社交神器”,因为一起吃小龙虾时只能聊天而不方便看手机。甚至还流行起了“互点小龙虾”,即便是不能在一起吃小龙虾的异性吃货之间,也流行起了隔空给对方点小龙虾外卖的社交“新技能”,传情达意、表达惦记。
接下来从小龙虾的需求端出发,来看一组有趣的数据。
(1)在口味的问题上,湖北人也不能认输
根据新华网和饿了么口碑联合发布《夜经济里的小龙虾寻味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诸多吃虾大省在小众小龙虾口味上展现了非凡的消费力。在小龙虾夜宵市场上,湖北人对小龙虾的“统治力”不在于蒜香小龙虾,而在榴莲小龙虾上。无论堂食还是外卖,湖北人都对榴莲龙小虾情有独钟,深夜消费掉的榴莲小龙虾占全国深夜的50%。这意味着在深夜,每2只榴莲小龙虾里就有1只是湖北人吃掉的。
(2)“没有一只小龙虾能活着走出中国”,这多半是靠的湖南人
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以全国平均小龙虾偏好作为基准线(指数=100),湖南人对于小龙虾的偏好最高,指数高达263,是全国水平的2.63倍。换句话来说,全国人民平均吃了一份小龙虾,湖南人已经吃了2.63份了。综上,“没有一只小龙虾能活着走出中国”,这多半靠的是湖南人。
此外,在小龙虾偏好上,湖北省位居第三名,险输福建。
注:小龙虾偏好=省份小龙虾订单总量/省份夜宵总量*(100/全国小龙虾平均夜宵占比)
(3)熬夜吃小龙虾?湖北输了
根据新华网和饿了么口碑发布的小龙虾熬夜榜显示,在时间选择上,广东人有45%的小龙虾订单发生在0点后,是全国最喜欢熬夜吃小龙虾的省份。而湖北竟然不配拥有“姓名”,TOP10省份里竟然没有湖北的身影,在熬夜吃小龙虾这件事上,湖北输了。
(4)团宠“上海”,城市CP双双锁定
饿了么口碑的小龙虾深夜投喂图鉴上的数据显示,上海成为全国深夜“被投喂”小龙虾最多的城市,14个城市都在深夜给上海投喂小龙虾。不知道“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市的上海人,能不能准备地辨别小龙虾壳该投放“干垃圾、湿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
在这14个城市中,南京、成都、杭州、天津、北京等城市也收到了上海人民的反馈——“互点小龙虾”城市CP强势锁定。
前瞻观点:湖北“老大哥”人设稳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
究竟是谁撑起了中国小龙虾吃货们的天堂?
这一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了。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排名第一,产量排名第一,加工企业排名第一,小龙虾流通量排名第一,湖北省获得2项区域公共品牌,14个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拥有三大专属龙虾节——湖北省有潜江龙虾节、监利龙虾节和洪湖龙虾节三大节庆。湖北一个省供应了全国近50%的小龙虾需求。
综上,湖北“老大哥”人设稳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