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的夏天是从剥开一只小龙虾开始的?
据说中国人一年要吃掉120万吨小龙虾,啤酒、烧烤、小龙虾成为夜市文化标配。疫情影响下,人流聚集的夜市不再,小龙虾品牌们选择频繁在线上直播间“出风头”。
罗永浩首次带货小龙虾即创下近2000万元销售额;盒马总裁做客薇娅直播间,5秒卖光600万只小龙虾;长沙老字号文和友来到陈赫直播间卖出超过200万,一举登上618抖音直播间品牌销售额榜单(点击回顾)。
谁是线上小龙虾性价比之王?
这张图上的小龙虾品牌,你在抖音见过几个?
它们都是近期频繁出现在抖音短视频和直播间里的小龙虾品牌,大多不是传统的线下店,而是真正的“网生”品牌。
我们挑选了其中5个头部品牌,来看看他们为何能成为“网红”。
比较后发现,这5个品牌单位价格差异不小,但总体都平易近人。
信良记、红小厨、良仁的热销商品都是整虾,最便宜的红小厨1斤22元,最贵的信良记1斤30元。食用方便的虾尾差价更大,文和友1斤虾尾要价66元,天海藏却低至1斤33元,仅比信良记整虾高3元。
根据文和友以及天海藏各自产品详情页面的介绍,至少需要4斤小龙虾才能剥出1斤虾尾,熟食虾尾的成本比整虾要高出不少。这么比较下来,天海藏的定价低得有些不可思议。
左为天海藏抖音小店中“麻辣小龙虾虾尾”,右为文和友官方旗舰店中“麻辣小龙虾尾”
印象当中,小龙虾作为网红美食,每年价格居高不下,为何上线之后却平易近人了起来?
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在水产行业中,小龙虾本就不属于高利润的品类。当它成为电商标准品后,生产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严格把控,商家反而可以降低成本。
首先,从小龙虾的源头上来讲,其进价本身就有波动性。
南通餐饮品牌良食站的创始人司维告诉腾鱼,3到9月都可以收虾,但门店的销售旺季要到“5月份朝后”。小龙虾的进价曲线呈抛物线状,司维表示,从3月到5月,1只1两左右的虾进价就相差20块钱。
对于电商品牌来说,在小龙虾成本较低时进货,再通过保鲜技术制作、封存,成为通用解法。这类“线上虾”的保质期通常在1年或更长,因罗永浩首播而一夜成名的信良记就曾因此受到过质疑。
长保质期得益于液氮速冻技术,这种技术最早发展于医学领域。上世纪80年代起,液氮就在欧美国家大规模应用于食品保鲜,现在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通过液氮速冻,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水产食品可以实现全年销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的季节性不可控因素。
实际上,保质期较长的冷冻水产食品早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盒马APP内“美威欧式原味三文鱼排”保质期达到2年(24个月),“TRF泰国活冻白虾”保质期也有2年。
其次,通过在抖音的大量投放,这些品牌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网红,以销量取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库存压力,进一步摊薄成本。
当然,各家品牌的投放逻辑略有不同。
信良记和红小厨“财大气粗”,非常注重借助明星提升品牌声量,前者出现在罗永浩、薛之谦的直播间,后者投放了李小璐、陈赫的首秀。在投放500万以上粉丝的头部账号方面,红小厨显得更为阔气,投放超过20个。
比起两个头部网红,从线下起家的长沙老字号文和友就要谨慎许多,他们更青睐腰尾部垂直账号。500万粉丝以上的头部账号中,文和友仅投放两个,其中一次就是陈赫的第三次直播。借由这场直播,文和友也一举进入618抖音直播间销售额品牌榜。
湖北潜江的良仁和江苏苏州的天海藏,在头部账号的投放上显得非常生猛。据不完全统计,良仁至少投放了28个500万以上粉丝级别的红人账号,天海藏的这一数量至少为14个。
线下小龙虾早就热度不再
相比小龙虾在短视频和直播间营造出的火爆,线下市场却显得颇为冷清。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小龙虾生意的热度从去年起就开始下滑。百度指数也验证了这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