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的小龙虾店,有野生和家养两种。
“家养和野生的区别在哪儿?”
“家养的吃抗生素长大的,野生的有重金属沉淀污染,看你的承受力了!”
尽管这只是一个段子,但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小龙虾食品安全的担忧。
小龙虾重金属超标?
小龙虾对恶劣水质环境的适应性强,不少养殖户直接将小龙虾放置于污水中养殖,但污水中重金属、细菌太多,如果小龙虾在不卫生、或者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蓄积的养殖环境中生长,可能会导致小龙虾被细菌和重金属污染。
小龙虾也被喂药了?
而由于不卫生的养殖环境、大规模的养殖等原因,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细菌性疾病爆发几率高。特别是四月底五月初是小龙虾发病死亡的高峰期,许多诸如烂鳃、肠炎、黑爪等,有些池塘甚至有“空塘”的现象,这都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此,许多养殖户会使用具有杀菌消毒效果的抗生素来提高小龙虾预防疾病的能力,减少损失。
另外,在利益驱动下,还有不少养殖者会使用“水产促长剂”,这些促长剂即包括各种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有害的促进生长素。
此前,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场上小龙虾进行抽检,有的批次检出抗生素成分而且还是我国的一种禁用药。据了解,小龙虾不合格是使用了呋喃西林代谢物,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其对于治疗牲畜疾病效果显著,但在我国是一种禁用品,人体长期摄入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食品中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滥用危害人类健康,更可怕的是会容易出现“超级细菌”!
我们日常会主动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品,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不少隐藏在各种肉类、蛋奶、鱼虾等食品中,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越来越多。
早在2015年,央视曾报道过一组数据,在1000名儿童中,有58%的儿童体内至少检查出一种抗生素,25%的儿童检查出2种以上,有的甚至还有6种,更可怕的是,儿童的尿液里居然还含有兽用抗生素!另外,在2017年的食品抽查中,水产品因抗生素超标变成了重灾区。如“孔雀石绿”等,本是兽用禁药,却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水产品中。
而长期食用“有抗食品”,相当于低剂量摄入,时间长了产生蓄积,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还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这就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
此外,“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如果母亲在怀孕时不经意经常性食用,其中的成分会进入胎儿体内,并进行积累,孩子在出生后,就容易产生抗生素耐受。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青岛一儿童医院一项统计显示,50%以上的小宝宝都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广州一妇婴医院一项统计显示,70%的宝宝对少则一种、多则数种抗生素出现耐受性,且人数和程度较过去明显增加。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可能与准妈妈在孕期、孕前滥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和她们日常食用的食品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尽量把看不见的危害排除在餐桌之外。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民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国家在监管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因此,如果我们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则无需过于担心。那我们平时应该如何科学挑选、食用小龙虾呢?
1、从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形状完整、个头均匀、头和身几乎各占一半、颜色红亮干净、腹毛,爪毛干净、腹白; 被污染的小龙虾:大小不匀、脑袋大身子小、颜色褐红或铁红、关节处较脏、腹部毛脏、头部有污物或是寄生虫。尤其是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都是不新鲜的,尽量不要吃。 水质好的区域养殖的小龙虾无腐败、重金属等味道,含有一股自然的水腥味;受污染的小龙虾有一股重金属的味道或是腐臭味。 2、烹饪前清洗干净,最好先放在清水里养一养,吐净体内泥沙。 3、烧熟煮透,彻底煮熟可以避免寄生虫的问题。 4、小龙虾的外壳和头部会富集重金属,吃之前去头、剥壳、去虾线。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大家提心吊胆,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为了让人们吃得放心,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九仙生命质量也秉持“生命至上,共同富裕,共享健康”的理念,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大众的生命质量。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我们都可以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