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路边大排档,还是高档餐厅,都少不了小龙虾,中国人一年要吃掉120万吨小龙虾。您可能不知道,这些小龙虾大多来自一个地方—湖北潜江,潜江占据了全球 60% 的小龙虾市场份额。
火爆产虾卖虾的潜江,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今天,就跟随地道农旅•地道君走进湖北潜江现代农业产业园,来一场龙虾之旅!
一、她的名片
潜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98万亩,然而它创造的影响力却远不止于此,有围墙,无边界,它不仅仅是一个园区,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
园区构建“两区一基地”。两区:即科技创新和综合商务区、产业集聚与产城融合发展区;一基地,即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标准化种养基地。
以潜江虾-稻产业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技术集成、农民就业增收,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她的锦囊妙计
1 强化基地建设,一产做强
建大基地 潜江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内率先探索出“统一建设,统分结合”的路子:将零散的农田建设成标准化基地,再返包合作社或村民生产经营;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统分结合,合理分配。2018年底,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75万亩,建成了13个万亩和6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
优选优育 与武汉大学等单位合作,成立虾-稻产品开发研究中心,开展良种选育、规模化繁育、健康养殖三大研究工作。
虾稻共作 启动“潜江稻虾、潜江虾稻”双轮驱动战略,水稻田四周挖虾沟,沟里养虾、田里种稻。稻虾共作系统能在保证水稻高质量绿色种植的条件下,额外收获12.7万吨的小龙虾,既保证基本粮食供应,又额外提高农民收入。
生产服务 每个基地都有专业的合作社开展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绿色防控和机收等社会化服务,形成基地高效生产、美丽宜居的全新格局。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和合作社“保姆式”服务,让农民“快乐种田”。
监管质量 潜江建设了湖北小龙虾检验检测中心,2018年检测519批次,合格率100%,让龙虾带着“体检报告”走向市场。
2 强化集群建设,二产增值
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产业园成为潜江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舞台。
深耕熟食 产业园基地全部推行“订单生产”,成为企业的“原料车间”。潜江龙虾从田间到工厂,变成原味虾、茴香虾、辣粉虾等系列熟食产品,漂洋过海,爬上了欧美等30多个国家的餐桌。依托巨金米业、虾乡食品、心辉米业等企业,开展粮食仓储智能化建设,新建一条智能化专用生产线,打造小龙虾加工产业集群。
物流集群 随着“互联网+小龙虾”计划推进, 产业园扩大运输和仓储能力,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物流集群。聚集市场、资本、信息等要素,反过来又推动产业供应链的提质升级。
变废为宝 挖掘虾尾、虾壳等原料型产品加工价值,生产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投资近5亿元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中心,企业与大学合作研发,把虾壳“变废为宝”,从中提炼甲壳素,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更高含金量的产品,实现潜江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物医药高新产业的跨越。
3 强化品牌建设,三产做活
握住美食王牌 随着潜江市龙虾餐饮品牌也在逐渐做大做强,当地相关餐馆已达2000多家,形成强大美食的流量吸引,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外地消费者能通过互联网便捷购买到原味虾、茴香虾、辣粉虾等熟食虾系列产品。
打通线上线下多渠道,从田间到餐桌,丰富着消费者的体验,把小龙虾打造成一张“美食王牌”。
打造文化品牌 以"潜江油焖大虾"为特色的美食文化,以小龙虾养殖、加工为支撑的产业文化,以虾为媒的节会文化。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打造和提升,"潜江龙虾节"已经成为一个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
自2009年起,潜江坚持每年举办龙虾节,每年五六月小龙虾当造时节,生态龙虾城就会被堵得水泄不通。
输出美食人才 成立潜江龙虾职业学院,在全国首设小龙虾专业,被纳入国家高等院校培养计划,培养输出专业技术人才1200多名;实施“万师千店”工程,为全市2000家小龙虾餐饮店、国内各大城市150多家直营和加盟店提供高级厨师。
输出餐饮文化 虾皇、味道工厂、小李子等知名龙虾品牌店先后转化为公司化运作,经营管理逐步规范,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多个潜江小龙虾餐饮品牌的连锁经营范围已经扩散到全国200多个大小城市,加盟、连锁店高达300多家,不仅极大增强了潜江小龙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从“赚一盘小龙虾的钱”发展成“赚一家店的钱”。
带动品牌集群 分产业开展小龙虾养殖品牌、小龙虾和大米加工、小龙虾餐饮等品牌统一整合。“潜江龙虾”获得了全国驰名商标,还积极创建“潜江龙虾”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授权43家单位使用该品牌。
4 创新合作方式,农民获益
园区广泛推行“反租倒包”的合作方式,通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苗、统一培训、统一回收,企业与贫困户、农户签订返租认种合同,解决了贫困户、农户资金不足、担心销路等问题,既盘活了资源,也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调动了农户积极性,确保农民收益最大化。
没有参与反租倒包的农民,大部分就近到当地企业或合作社就业,基本达到人人有事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基地农民构建起“我搭台、你种地;我服务,你赚钱”的互利共赢关系。
三、地道之见
随着潜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小龙虾走红国内外的经验,地道农旅•地道君总结了以下几点,与你分享:
1 基地建设保证有质有量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将零散的人力、物力、土地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能够盘活闲置资源,又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返祖倒包”的合作方式,统一配备种苗、统一培训农民、统一回收成果、统一监管检测,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且帮助农民解决的资金不足、产品难卖等问题。
2 价值挖掘附加更高利润
补充从产品到消费者使用间所缺失的环节,可能在于加工、包装、物流等方面,让消费者更便捷购买到产品或是体验到服务。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迎合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融合时下流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深挖产品背后的食用/药用/康养/文创等价值,迎合消费者更多样的消费需求;加强科研的投入,实现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品牌打造促进消费升级
品牌对产品的影响力,在于“不需要把一棵白菜变成猪,都可以让一棵白菜买成猪的价格”。
一方面,在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积极认证“三品一标”、“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汇聚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完善产品。
另一方面,扩展产品体验,线上宣传产品的多样价值、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线下输出实体店的餐饮服务、烹调人才,举办相关活动等等,融合多个业态,在民众眼前刷存在感,创造需求,让人一旦意识到自己需求,就会优先想到你。
4 人才培育自造血和输出
随着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完善,产业园应该积极培养全产业链人才,保证产前中后皆有人才的补给,实现园区的自我造血。
另外,还能对外输出人才,辐射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扩大产业园的影响力。
『地道国际·农旅』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