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在中国早有记载,最早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小龙虾的:“闽中有五色虾,亦长尺余,彼人两两干之,谓之对虾,以充上馔。性味味甘;咸;性温”《本草拾遗》 :“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
在中医养生中,也对小龙虾的功能作了明确的划分,中医认为小龙虾有补肾壮阳、健胃,安神之功效。但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会导致异种高蛋白反应,特别会引发过敏,很多人在吃完小龙虾后身上会起红色的颗粒,并伴随着干痒的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龙虾导致的过敏。
此外,龙虾的嘌呤也比较高,食用过多会引发通风,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或者肠胃功能比较薄弱的人来说,小龙虾尽量要少吃。
那么究竟如何食用小龙虾才是最安全、卫生的呢?
1. 在食用小龙虾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很多人去菜场买完龙虾后就直接在家洗了一两遍,直接下锅烹饪,由于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比较脏乱,身体里含有一些泥沙等杂质,所以建议在买活虾买完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到36小时,让其吐净自身体内的泥沙杂质,这样最好。
在用清水清洗龙虾的时候也要注意,龙虾中的两腮的脏东西也一定要清理干净,因为腮毛重吸附了很多细菌,虾壳要最好用刷子仔细刷洗干净。
2. 在烹饪龙虾前要加工熟。龙虾的细爪部分最容易藏匿污垢,一定要清理干净,同时龙虾的肠线也要剔除干净,在烹饪的过程中一定要煮透,由于小龙虾的吸附能力特别强,所以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有很大可能吸附了很多重金属元素,如果没有加工熟透的话,重金属元素会被人体吸收,很难排除,导致多种疾病。
此外,龙虾身上也会吸附很多寄生虫,尤其在龙虾头部,所以尽量在实用时将龙虾头部去除。
3. 食用龙虾应当量力而行。龙虾性寒,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发物”,对于代谢比较慢的人例如慢性肾炎患者,老人以及小孩等都不宜食用,如果想食用,也要少吃,一次性不要吃太多,不宜超过十个。
小编认为,小龙虾虽然口味很好,配上啤酒可谓是夏天路边摊的特色之一,但是美味不可贪杯哦,对于体质虚寒、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还是少吃为妙,此外在食用前一定要做到充分清洗,成熟加工的原则,这样才能杜绝传染龙虾身上带来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