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
「小龙虾」这种生物可以膨胀了
因为它被「国潮」盯上
秒变成了一只有身份的「国潮虾」
▼
千算万算,估计你也算不到,小龙虾可以和国潮混搭在一起。
上面这款唇釉,学名「小龙虾唇釉」。
你没有看错,它的设计灵感真的是来自小龙虾本虾。
微博上有美妆博主在试用后,给出的反馈是:
鲜红带点橘调
味道没变,很像果冻的味道
这支唇釉很好吃
(@Ayichu)
模特上妆后,拍出来的效果则是这样——
作为一个直男博主,就不评价这款唇釉和这个模特到底有多好看了,毕竟这不是我的主业。
但是这件事情的场外因素,是可以拿出来聊一聊的。
尤其是小龙虾为什么要和「天猫国潮来了」搞在一起。
▼
在诗人德里克 · 沃尔科特的眼里,夏天是一个「属于散文和柠檬,属于裸露和慵懒,属于稀见的长笛和赤裸的双足」的季节。
但是在吃货们眼里,在夏天的归属清单里,一定少不了「小龙虾」这 3 个字。
可以说,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而没有在夏天的夜晚放下手机,约上朋友们一起吃顿小龙虾,那你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因为在美食家们眼里,小龙虾可是最好的社交食物。
图片来源:《圆桌派》
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小龙虾自带的社交话题属性,以及它是很多人在夏天必吃的一种当红美食,再加上各个城市对小龙虾的吃法都有自己的喜好,「天猫国潮来了」就琢磨着——
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夏天,以小龙虾为媒介,来跟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品牌完成一次跨界?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思考大前提下,上海潮流美妆品牌稚优泉,以及代表上海食文化的小杨生煎,就与「天猫国潮来了」走到了一起。
除了我们上面看到的「小龙虾唇釉」,这一次它们还一起推出了小龙虾款的联名「水光肌面膜」。
注意看细节,生煎包上的葱花和芝麻,都变成了这款面膜的设计元素。
一眼看上去,几乎能以假乱真,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是一款可以吃的生煎包面膜。
微博上有博主在拿到这款面膜后,亲自示范了下小龙虾上脸的效果。
可以说,敷上它以后,你会感觉自己,从此以后就是一枚真正的蒙面大侠虾。
在社交网络上,网友们也对这款用生煎包元素和小龙虾元素组合设计出来的面膜,产生了很大兴趣。
就在当天,「生煎包面膜」这个关键词,还爬上了微博热搜榜。
同时,在线下,天猫国潮来了 x 小杨生煎 x 稚优泉还一起开了一间快闪店,以此来吸引那些爱美的、爱吃的、想要和小龙虾一样红的吃货们。
最终,在 7 月 15 日那天,「天猫国潮来了」进入了爆发期。
根据「天猫国潮来了」提供的数据显示:
稚优泉全店访客过百万,其中新增访客超过 50%,环比成交增长近两倍,环比转化率增长近 50%,环比加粉增长近 70%。
其中,本次跨界主推款小龙虾唇釉访客量近 40 万,售出近 2 万件。
▼
记得今年 5 月份的时候,阿里研究院曾围绕新国货的未来发展,发布了一份《2019 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
在那份报告里,阿里研究院锁定「心理溢价」和「共鸣群体」这两个消费锚点,提出了「新国货成长五大方向」。
其中,区域品牌亟待「扩大知名度」和「创造功能价值点」,就在这个大方向上面。
所以,回看「天猫国潮来了」和小杨生煎、稚优泉这两个上海品牌的跨界联名,它其实也像是对新国货成长趋势的一次回应。
你能从中看到,在「国潮」这个核心概念的加持下,年轻的美妆品牌稚优泉有了新的话题点,老字号品牌小杨生煎添了一份情感附加值。
两者的碰撞,表面上是一次产品层面的创意联名,实际上则是海派食文化与海派潮文化的跨界融合。
而且,在这样的融合过程中,小杨生煎和稚优泉彼此的消费者,不仅形成了一次交集,也经由各自的扩散渠道以及「天猫国潮来了」的助力,双方都触达到了更多更广泛的线上年轻群体。
当然,我们把目光退回来,说到底,无论是「小龙虾唇釉」也好,还是「生煎包面膜」也好,好不好吃,甚至最终它们能卖掉多少,都算不得上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它们的诞生,指向的是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传播碎片化、消费注意力分散化的环境下——
新生品牌和老字号品牌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新生代的消费者?
是先要赢得年轻人的注意力?
还是先要赢得年轻人的心?
又或是只有先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才能有机会赢得消费者的心?
在这样的追问中,「国潮」其实提供的,是一个品牌可以与消费者持续来花式沟通的机会。
因为在当下,「国潮」不仅仅是 90、00 后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信表达和生活方式,「国潮」也越来越从一种话题现象,变成了一种品牌自我构建的路径。
甚至,「国潮」也已经进化成了一条直接的带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