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不少人喜欢的美味,但是你知道像小龙虾这样身体两侧对称和分节的动物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吗?这个问题也是达尔文以来,困扰生物学家们的一个难题。今天(9月5日)凌晨1点,中国科学家团队在英国《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揭开了这个谜团。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我国三峡地区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发现了一批化石,这些化石上的标本外形和"寒武纪大爆发"时大量出现的三叶虫相似,但是却比三叶虫要早近两千万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哲说:“化石特征主要是身体明显有三分,两侧对称说明它身体也有分节,不完整的化石,最大的实体化石可以达到近30厘米长,宽大概26毫米到27毫米。”
陈哲研究员告诉我们,因为化石上没有保留完整的内脏器官,从外形上看,和埃迪卡拉纪时期的藻类非常相似,那它们到底是不是动物呢?从2013年化石发现至今五年来,科研团队采集了大量化石样本 ,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一组关键证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哲表示:“这一部分有清晰的纹饰,它就是实体化石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比较光滑的,有拖拽的痕迹,它继续爬行前面还有一个长长的痕迹,所以可以确定它是一种动物,而这种两侧对称的具有分节的动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还从来没有发现过。”
科学家们把这次发现的化石标本命名为"夷陵虫",并还原了它的外形,像一条细细长长可移动的稻穗。陈哲研究员说,它非常类似现在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比如沙蚕 、蜈蚣。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推测像"三叶虫"一样的分节两侧对称动物,在埃迪卡拉纪时期就应该有更加古老的祖先,但是一直没有可靠的化石证据。这次发现的新化石填补了这一空白。"夷陵虫"的发现为身体分节的两侧对称动物在埃迪卡拉纪的出现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也为探索这一时期其他动物的存在提供了重要证据,是一次早期动物演化史研究上的巨大飞跃。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编辑/赵梦琰)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