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少年派》中有这样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场景:
男生因为陪心仪的女生跑800米被体育老师发现后,立即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惩罚。
虽然男生跑完步还喘着粗气,但老师丝毫没有心疼的意思。不但立刻执行惩罚,还要让全班同学围观。
同样的事现实中也有发生:
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徐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中,因为午休时间调皮玩耍,被班主任老师体罚连续做十分钟的蹲起。
当天回到家,女儿就嚷嚷着腿疼,一开始徐先生没当回事,也不知道孩子被老师体罚。
直到几个礼拜后,女儿的小便发黑,他才慌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没想到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断,自家孩子患横纹肌溶解。
许先生说,孩子住院前后花费了一万多。
医生告诉家长,孩子是由于运动过量导致的患病。
不少家长也经常觉得孩子多运动好,但这不意味着要过量运动:
年仅21岁的中国MMA综合格斗选手杨建兵,在菲律宾马尼拉参赛期间由于训练过度导致肌肉溶解,最终心肺衰竭身亡。
31岁的公司职员小李心血来潮,学着同事们夜跑,第一天就跑了7公里,第二天开始出现了恶心呕吐、起身困难,医院确诊为肌肉溶解。
所以,肌肉溶解到底是什么?
怎么带着孩子科学运动?
今天各位父母和我一起来看这个话题——
横纹肌溶解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
据《科技日报》记载,横纹肌溶解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
在我们剧烈运动或肌肉活动过度后,直接损伤到肌细胞膜,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一旦钙超载将引起肌肉破坏和肌纤维坏死,最终导致肌细胞内的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肌蛋白对人体是有害的,需要通过我肾脏排出。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就会产生肾功能衰竭。
破掉的肌肉细胞还会分泌大量的钾和酸性物质,严重时会引起心脏骤停。
2.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有哪些?
横纹肌溶解早期的表现为轻微的肌肉酸痛、无力、关节酸痛,因为这些症状我们在疲惫时也常有,所以容易被忽视。
但是横纹肌溶解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肌肉痉挛、水肿,触摸的时候有“注水感”,仿佛皮肤是个水球,软绵绵的。
另外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呈酱油色。
3.横纹肌溶解的病因是什么?
常见的横纹肌溶解病因是过量运动,尤其是平常锻炼少的人忽然剧烈运动。
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出汗过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肌肉缺血、肌细胞受到破坏。
相反,经常运动的人反而不容易患肌溶解。
另外,还有
代谢紊乱比如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
体温极端比如烧伤,持续高热或者低热;
肌肉挤压损伤、高压电点击、被重物压伤;
还有部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4.夏季是肌肉溶解高发期
夏季高温也是肌溶解的高发季,因为人在高温下连续活动导致体温升高,肌细胞在热刺激的作用下,会出现坏死、水肿。
所以在高温天我们要避免连续运动,注意适当补充水分。
记得前两年,有新闻报道过人们吃了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
其实这不是因为小龙虾本身,而是有些不良商家在清洗小龙虾时,使用了含有工业强酸的洗虾粉,才导致了横纹肌溶解。
所以我们在就餐时,要选择正规、执照齐全的餐厅,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另外,横纹肌溶解是不可能自愈的,如果我们在运动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注意休息,大量补充维生素、水分。
休息几天后,如果仍没有好转,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检查,以防耽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5.如何科学预防横纹肌溶解?
· 要适量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注意交叉训练,不要盯着局部长时间进行超强度训练,在运动时要注意间隔一段时间后休息,补充水分;
· 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夏季尽量在室内完成运动、训练,及时散热、喝水;
·要避免过度饮酒,饮酒对身体本身也有害,酒虽好喝但不能贪杯;
· 要在服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询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
· 不能盲目服用减肥、美白等保健品,要注意此类保健品有无相关药品许可和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大人只要多多注意就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健身。
但是孩子不一样,为了避免文章开头初中生因为平时缺乏运动而导致的悲剧,家长最好为孩子们合理安排科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