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轻餐档口,3天流水18万,这样的数据,你是否觉得不可思议?
2018年草莓音乐节,除了音乐的海洋,还有众多潮流餐饮的快闪店,如喜茶、西少爷、阿芮烤鸡爪等等。在24个品牌中,一个做“小龙虾三明治”的潮牌非常抢眼:3天卖了18万,顾客排队到山头。这就是“虾小士”。
从最早加盟别家品牌,到后来做重投入的虾火锅,再到如今转型做轻餐快餐“虾小士”,这个品牌虽然成立仅仅一年多,但其背后的餐饮渊源却“很有故事”。
在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深度调研以后,3位英国海归硕士瞄准轻食这一品类,共同创立品牌,并作出许多产品的下沉和延伸,真正把品牌“玩儿”起来。
虾小士的前身是“虾士”,这是一个做虾火锅的重投资餐饮:不能太小的面积、必带餐位、需要雇佣专业厨师等。此外,这种“重”还体现在选址有困难,难以顺利进驻MALL经营等方面。
随后,创始团队经过多次碰撞,最终决定做品牌的“分解”。
何为分解?从横向来看,从小龙虾切入市场→做水产类延伸(花蛤、大闸蟹、扇贝等)→预包装综合类产品(零售外带);从纵向来看,推出“小虾系列”、“小士系列”,将产品做区隔,做下沉产品,比如今年7月份刚推出来的“龙虾爆肚面”,成为门店爆单王。
当很多老板抱怨单品生命力短暂的时候,虾小士已经在产品的丰富性上做足了文章。目前,品牌共有SKU 40余个,每月还在不断进行研发。丰富的产品,为品牌连锁加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无论南北东西市场,总有适配的产品。
在小龙虾市场,供应链是一个公认的“痛点”——价格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且经营淡旺季明显。尤其是单打独斗的小餐厅,很容易被供应链所“要挟”。
早早看到这样的壁垒,几位创始人三顾茅庐,邀请了国内小龙虾水产类业内头部供应链品牌作为虾小士的联合创始人。通过运用专业的爆品垂直供应链管理能力,打通了食品的上下游通路,使得整个餐饮供应链链条变得更加高效。
从诞生至今,虾小士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完成了多轮融资,最近的是2019年7月再次迎来3亿元融资,此笔投资一举创下了2019年国内餐饮供应链领域的融资金额之最。
有这样的背书,虾小士打破了供应链端的行业瓶颈,可以在保证充足利润的同时实现食品安全的高标准化。除了虾源之外,调料等生产研发则依托于海底捞旗下的“蜀海”公司,减少人为操作比例。
除了产品结构的丰富,虾小士还有一个亮点是“注重创新”。起初,虾小士以“龙虾三明治”一炮而红,随后,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出了“龙虾饭”、“龙虾面”等产品。在经典产品上做创新,2019年推出的“小龙虾肉夹馍”在西安面世后立刻引发话题,13㎡的档口月流水40W;“龙虾爆肚面”兼顾传统和创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频频亮相。
采访中,创始团队坦言,他们并不希望顾客对虾小士的认知是“小吃”,40多款产品,包含主食(面、饭)+小吃(炸食)+果饮搭配,以轻食套餐的配比售卖。“这样的产品结构,可以兼顾不同时段的顾客需求,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毛利。根据统计,每1000单,超500百单购买饮品。”负责人说。
死磕产品,三明治用的面包,先后改良了30多次,长度、宽度、厚度均有讲究,以最适口的方式呈现给顾客。正因为这样的“较真”,让品牌得以稳准狠地在市场中站住脚跟。2018年,虾小士在西单大悦城、合生汇、三里屯通盈中心等优质商圈同时开业,成为各类商圈争相邀请进驻的热门品牌。
“龙虾爆肚面”上市时,虾小士的官方抖音数据显示,仅7月份,抖音单一平台带来1000多万点赞量,总曝光量3.5亿。
如此抢眼的数据并不是侥幸得来,而是虾小士专业的新媒体营销团队运作而来。虾小士非常善于“读心”,从品牌建立至今,所做的许多营销活动,都收获了很好的效果。那么虾小士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
1
☆采用“神级单品结合营销先行”的打法,二者结合,瞬间引爆线上媒体,重引流,重回报。
2
☆专业运营团队,熟悉各个渠道的不同用户心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都能够灵活运作。这些也为全国加盟商赋能。
3
☆一般档口店20㎡,堂食门店40-60㎡,这样的面积不仅带来最大坪效,更是创造出排队的话题性,用创始团队的话说——排队200人比排队20人更加抢眼。
4
☆外卖只做饭类,爆款的三明治和创新菜只在门店卖。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让客户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只有到门店亲自体验,才可以领略虾小士的魅力。
5
☆配比“爆款吃法图”,引导顾客“正确的网红吃法”,让顾客主动打卡拍照传播。让第一批客户引发二次裂变。
通过这些方式,虾小士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品牌势能,成为炙手可热的轻食品牌。前端的品牌扩张,结合后端稳定的供应链,让虾小士得以快速连锁开店,被全国各类一线商圈争相邀请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