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郑先生是啤酒和小龙虾的爱好者,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去夜市聊天喝酒其乐融融。可是这一次,他可乐不起来了,夜宵完后一觉醒来,发现左脚大脚趾又红又肿又痛,走路都走不了了,难道是在夜市被虫子咬了吗?于是钱先生就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这一查才知道,自己的尿酸有700多,原来是发作痛风了!以前一直以为痛风是老爷爷才会得的毛病,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近期在风湿科门诊发现,像郑先生这样急性发作的痛风病人较往日大大的增加了!
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减小,目前在我院风湿科就诊的痛风患者最小的才十八九岁,冰镇啤酒、饮料、海鲜、空调冷风、大量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熬夜看球赛等都是它的诱发因素。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超过10%。除了引起关节痛,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可引发多种急慢性肾脏病和心脑血管并发症,还可导致关节畸形、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日常生活饮食与预防痛风息息相关。尤其是体检报告中尿酸值偏高的朋友们,请一定管好嘴,以免痛风痛痛痛!
以下均为不建议痛风患者食用的食物及应避免的生活习惯(敲黑板,划重点):
海产和鱼类:基本所有海产品和鱼类都属于中高嘌呤食物,一些嘌呤含量超高,如凤尾鱼、沙丁鱼、鲢鱼、鲭鱼、白鲳鱼、白带鱼、鲨鱼、武昌鱼、黑鱼、三文鱼、草虾、虾米、虾皮、皮皮虾、蟹黄,及牡蛎、扇贝等贝类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但有些如虾、蟹、鳗鱼、鲤鱼、草鱼、秋刀鱼、鲍鱼等属于中嘌呤食物,可根据尿酸及痛风发作情况少量食用。
动物内脏:如脑、肝、肾、心等都属于超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属于中嘌呤含量食物,而小牛肉、羊羔肉、乳猪的嘌呤含量超高,应避免食用。
酒:酒精会影响嘌呤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啤酒是高嘌呤饮品,痛风患者应避免大量饮用白酒和葡萄酒。
饮料:大多数的饮料均含较高糖分,尤其是果糖,其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尿酸的突然升高,身体还来不及排除,就造成了痛风的发作。因此痛风的潜在人群甜饮料一般不要去喝。
贪凉:大量进食冷饮或因吹空调风导致关节受凉后,痛风也容易发作。所以不管是痛或没痛过的亲们,切忌贪凉!
如果您尿酸偏高,如果您是痛风患者,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发作痛风了,如果您对自己的降尿酸之旅存在任何顾虑,请您于周五下午来我院痛风专科门诊就诊。
专家介绍
钟瑜,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第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骨干人才,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协会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计委浙江省健康讲师团成员等学术任职。曾先后至意大利访问交流及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长期从事肾脏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诊疗、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张仙珍,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风湿免疫专业硕士、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学组成员,从事风湿免疫及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16年,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狼疮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肾脏病的临床诊治。
来源:肾病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