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美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金黄的季节。走进田坪镇玉露村,空气中迷漫着一股稻香,稻田里正在工作的收割机发出“哐哐哐”的声音,有的村民散坐在大杉树下讨论着今年的收成,有的则在晾晒收好的稻谷,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惬意的笑容。
“快过来看哦,这里有好多的小龙虾!”正在收取地笼的姚刚激动地叫道。
正在收取地笼的姚刚
姚刚是土生土长的玉露人,作为该村村委会副主任,他也是这里唯一的一位小龙虾养殖户。目前,他共有6个虾塘,养殖了面积100余亩的小龙虾,此外,还带动发展了5个县内、县外龙虾养殖户,均由他供应虾苗。“今年的小龙虾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更坚定了我继续干下去的信心。”姚刚开心地说道。
谈起自己的养虾经历,姚刚感慨万分。2015年,他正式走上养虾之路,起初,不仅面临着技术方面的不足、资金方面的短缺,还有家人的不支持。“既然我已经下定决心,那就不会害怕任何困难,我一定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那时的姚刚铁定心要养殖小龙虾。
养殖了两个月的小龙虾
2015年至2019年期间,姚刚多次远赴湖北、湖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专业的养虾技术。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姚刚始终扎根虾塘。经过5个年头的摸索学习,而今的姚刚已经完全掌握了小龙虾养殖和育苗技术,不仅能自己养殖,还发展了多户线下养殖户。今年,姚刚靠卖小龙虾的收益,还全款购置了新车,令曾经不理解的家人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只有主动研究和利用它们,才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这是姚刚的多年经验所积累的人生信条。
收获满满的小龙虾
姚刚还说:“我养虾的成功得益于我们玉露村优良的自然条件。”玉露村是田坪镇最靠南的一个村,走在村道上放眼望去,中间一条溪流贯穿整村,村尾挨着舞阳河,水资源丰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大约280米,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地方;这里土壤肥沃,含沙量少,保水性能好,这些都是养小龙虾的先天优势。
虾塘掠影
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努力,姚刚养殖的小龙虾不仅干净、个头大,味道也很鲜美,且肉质紧实。“我养的小龙虾从来没有生过病!”姚刚自豪地说道。
虾瘟是小龙虾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病,一旦发生,全年无收。姚刚介绍道,养虾最重要的是要先预防,以预防为主。6月是虾瘟季节,所以,一般在3、4月份就已经着手给小龙虾打疫苗。此外,虾塘的水位必须保持在1米以上,22℃-30℃水温最佳,采用对流水保证水的质量,定期的改底工作也是不能忽略的。
虾塘掠影
对于小龙虾的销路问题,姚刚自信地说:“我从不担心这个问题。我养殖的小龙虾质量过硬,新晃,大龙,铜仁周边城市的商家都来我这里拿,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也是我想扩大规模的原因之一。”
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姚刚还采用稻田综合养虾。稻虾综合共养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种植的水稻不打任何农药、添加任何化肥,小龙虾可以消灭水稻的害虫,排出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一举两得。后期,姚刚准备在“虾田米”上做出“大文章”,进一步吸引人气、增加名气,扩大产业发展的影响力。
姚刚种植的虾田谷
近年来,小龙虾的市场需求火爆,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从最初的每斤最高价十几元,卖到如今的四五十元,亩均收益至少达到8000元以上。巨大的收益下,小龙虾成了一项诱人的产业,姚刚说,他身边有好几个农户也纷纷加入到养殖行列中。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姚刚介绍说,经村支三委开会商议,计划再扩大100亩养殖基地,建立一个县级的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其中50亩专用育苗,为下游养殖户提供充足虾苗;50亩养殖反季节小龙虾,达到冬天也有新鲜的小龙虾出售的作用;100亩精品虾,争取达到1亩有600斤产量。
即将进行开挖的新虾塘
养虾有道,致富有方。为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玉露村村主任胡灿说:“我们村的自然环境,只适合进行水产养殖。通过姚刚的成功先例,我们村下一步会发动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参与小龙虾养殖,采用资金和农田入股,致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