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对小龙虾的认识误区,你中枪了吗?

   2019-10-08 网友投稿4950
核心提示:近两年,小龙虾的养殖呈爆发式增长,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开始了,那么你对这个品种又了解多少呢?我们有多少养殖误区,你知道吗?★一、思想意识上的误区1、这两年小龙虾行情好,吃的人多,又好养,去搞养殖

近两年,小龙虾的养殖呈爆发式增长,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开始了,那么你对这个品种又了解多少呢?我们有多少养殖误区,你知道吗?

★一、思想意识上的误区

1、这两年小龙虾行情好,吃的人多,又好养,去搞养殖的话一定会赚很多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看到什么行业吃香,大家就会在这几年疯狂的投入,而对于了解这个行业的朋友来说就知道这里面的水深水浅,不可否认,当你能准确洞察一个市场的前景的时候,并且入行早,一定的坚持努力后,我承认确实能够带来效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处,所以给还没有入手的朋友一句忠告,养殖风险高,投资需谨慎!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多去问一些养殖过朋友,看看是不是你所想象的一样呢?

2、小龙虾在臭水沟里面长的,人工养殖就无需管理;

这是我们刚刚才开始养殖朋友最大的也是最普遍存在的误区!不排除小龙虾是能够在臭水沟里面生长的,但你看过这个龙虾的品质吗?这个只能说明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对外界得抵抗能力可能比其他水产动物强!偷偷告诉你,小龙虾是喜欢生活在干净清洁的水环境中的!

3、小龙虾是杂食性的,什么都吃,投料随便投都行;

小龙虾是属于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在吃!但我们精养池塘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效益,而喂的饵料其营养结构不一样,长时间的投喂下来反而不利于小龙虾生长,投喂饵料是一门学问!(关注我,手把教你如何科学投喂)

4、小龙虾的抗病能力,抵抗能力强,水好水差都能够养好!

刚刚提到过,小龙虾喜欢干净清洁的水环境!抵抗力强只是相对于其他水生动物同等在野生环境下,在我们精养池塘中,高密度,高投喂的情况下,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一旦超过小龙虾的承受范围极易爆发疾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预计的!所以养殖管理中对水质的管理尤为重要!

5、小龙虾喜欢钻深淤泥,所以人工养殖没必要清塘!

在精养池塘中,高密度养殖和野外散养有很大的区别!不清塘,池塘淤泥过深,水草难栽活,有毒有害物质多,易滋生大量有害细菌或者毒素,野杂鱼等敌害生物多,底质有机质严重耗氧致使出现缺氧等等问题!而小龙虾又属于底栖类动物,你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养好吗?

★二、养殖管理上的误区

(1)、用药用得越多,养的越好,产量越高,规格越大!

很多养殖朋友都会认为提前做好预防就是多用药,用得越多效果越好!!经常使用或者超量使用药品就一定不会出问题!这是错误的想法!用药是根据塘口需要合情合理的使用,而非乱用!刺激性药物,需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与环境,避免出现应激、耐药性等等副作用。

(2)、平时不注意勤观察,发病才想到用药!

养殖是实打实的行业,不是靠嘴皮子说几句就会产生效益的,只要真正自己去不断地学习,总结才会有收获!很多养殖朋友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玩、打麻将,而且没有节制,对塘口疑一闻不问,不注重勤巡塘观察,提前预防,等发生疾病了才知道后悔。

(3)、人云亦云,别人说怎么搞好,你就怎么做,无主见!

这一点对于养殖的新手来说最常见,一心的把希望寄托于有过养殖过的一些朋友,看到人家塘口在使用什么药品,听说什么药好,就赶紧去买,在做什么工作,自己也赶紧跟着做,殊不知很多东西都是白做,甚至还是对自己塘口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工作,盲目听信与跟风。

(4)、一旦出现疾病,就开始盲目杀虫,调水,消毒,解毒,底改等,无针对性分析!

很多养殖朋友,由于对技术的了解不够深,不够精,无法判断是什么原因,自己又不好意思询问有丰富经验的朋友,自己在那儿瞎搞,什么药都去用一遍,没有针对性,有时钱白花了反而耽误治疗时间。

(5)、用药只看名字,从不看成分,不管天气、塘口情况就开始药!

市面上药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名字也是千奇百怪,听说某某产品效果好,只知道看名字,殊不知并不是同类产品,即使是,那么产品的加工工艺,成分,含量等是否一样呢?而且买回去,不管天气,时间等就开始用!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好产品不是说出来的,一定是用出来的。

(6)、草多,龙虾就多,大面积种草!

养殖小龙虾最主要的不是草,一定是水,一个好的水质才是养殖成功的根本。草要不要呢?肯定是要的,合理种植就行,切不可过多,尤其是伊乐草,可以做个调查,有几个养殖朋友能够把伊乐草管理好的?可以这样说一句,草多的塘口,一定会减产,当然没说草越少越好哈,只有合理的布局草才能起到增产的作用。但是又有几个朋友能够做到草合理呢?

(7)、有病乱投医,看到所谓“砖家”就是宝!

切记,我们是养殖户,如果乱投医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损失又让谁来买单呢?吃亏的始终是自己!

(8)、看到别人的养殖模式挣钱,自己模式亏本,赶紧换外地模式,不思考自己亏本原因!

这种常出现在养殖过一年两年的朋友,第一年亏,第二年亏,看到身边的朋友他们是那样养殖的结果产生了效益,第三年就开始学别人的模式,多去问问为什么,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多分析别人成功的道理,多和有经验的朋友交流,互相学习,多总结,认真学习养殖技术才是王道,自己的技术才是自己的!

本文作者:龚进         文本编辑:龚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