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展小龙虾养殖建议

   2019-10-09 网友投稿5660
核心提示:一、小龙虾生物学特性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因其形态与海水龙虾相似,故称为龙虾,又因个体比海水龙虾小而称为小龙虾,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生

   一、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因其形态与海水龙虾相似,故称为龙虾,又因个体比海水龙虾小而称为小龙虾,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生产上和应用上又称为淡水小龙虾。

淡水小龙虾寿命4~5年,含肉率不高,但是肉质嫩、营养丰富。100 g虾干肉中含有水分8.2%、蛋白质58.5%、脂肪6.0%、几质2.1%、灰分16.8%、 矿物质6 6%,其蛋白质含星高于大多数淡水和海水鱼虾。含有10种氨基酸且头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4种主要微量元素铁、锰、锌、钴,其中锰含量是中国对虾的20倍。小龙虾具有夜行、掘洞、脱壳、杂食、争斗等习性,其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与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 ,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其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C,交配的最适宜水温为22 -25°C,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C。小龙虾具有白天躲藏,夜晚出来摄食和活动的习性,在繁殖和越冬期喜欢掘洞,24h可掘20 cm深,最深的洞长达1 m多,爬行能力和逆水上溯的能力较强,阴雨天或水体缺氧、缺食,就会爬出水面,生长中还要脱壳,一生要脱十几次壳。群体繁育能力强,大多数水体都能产卵,个体怀卵星小,雌虾产卵量9~11粒/g。其适应能力很强,在稻田、湖泊、河沟、池塘、沼泽地、大水面甚至是一些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繁殖,在我国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渔业养殖对象。

二、小龙虾养殖业发展现状

小龙虾原产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经过人类的活动和传播,现已广发分布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有关文献记载,1918年移植到日本;20世纪30年代由8本引入我国南京,并在南京周边和上海吴淞口-带 定居,20世纪60年代从南京传到苏北,然后传入湖北进入江西20世纪90年代引入湖南、云南等地。 小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杂、生命力和繁殖力旺盛,对环境的适应性广, 无论是在温度适应上还是地理位置适应上,都显示出超强的适应能力,因此,目前除西藏外在我国都有分布。由于小龙虾喜欢打洞穴居,对田埂、池埂和堤坝有-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在一些地方 很长-段时间内 是作为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入侵敌害物种加以清除的。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小龙虾上了南京人的餐桌,90年代以后,随着群众对小龙虾重新认识及宣传推广, 如盱眙中国龙虾节的连续举办,在全国迅速掀起龙虾“红色风暴",吃食小龙虾成为时尚消费。

小龙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区域也在不断扩大,面积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如2006年 我国淡水小龙虾的总产量仅为15万佐右,到2015年,总产星已超过72万t, 2016年总产量近90万t (含捕捞), 2017年产突破100万t,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已经超过6667万hm2 , 并且每年以30%~50%的速度飞速发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成为主产区和主要养殖区域,其中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5个主产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左右,如表1所示。

的图片 第1张

随着养殖规模和产量的增加,我国的小龙虾产业也由最初的“捕捞+餐饮发展成为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作用的“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一体的完整产业链[7],小龙虾养殖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 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是主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龙虾养殖业在一些地方则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地方产业政策的支持与小龙虾养殖高效益的驱使下,小龙虾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并且产量得到提升。

从小龙虾走上餐桌至今,我国的水产工作者对其进行生物学、胚胎学、繁殖学以及形态学、营养学、疾病学和养殖技术的研究,2005年湖北省率先在全国推出“小龙虾的人工诱导繁殖技术和“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技术”为小龙虾的养殖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2017年, “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淡水虾营养需求与饲料、寄生虫病防控及虾生态系统养殖等岗位科学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建了“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稻虾综合种养的基础理论、技术模式创新、配套技术研发、技术规程制订等方面开展攻关,在小龙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成虾生态养殖、疫病生态防控.上取得了-批实用技术成果。在种苗繁育技术方面,江苏省通过完善池塘结构、亲虾选购、水质调控、水草设置、孵化方 式优化等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池塘小龙虾苗种繁育的质量和产星。湖北省在重点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小龙虾土池繁殖养殖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基础上,又在稻田小龙虾亲本强化培育技术和小龙虾温棚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在成虾养殖技术上,各地针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需要,重点研发与集成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稻虾生态种养新技术,通过构建稻虾连作与共作系统,发挥系统生态学效应,减少稻田除草等劳动力投入和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稻渔的绿色、高效、生态发展。在疫病防控技术上,湖北省组织技术力量,对小龙虾白斑综合征发生规律及中草药防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解析其流行病学,筛选最优复方植物提取物组方上取得重大进展,为有效防控小龙虾白斑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小龙虾养殖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如利用闲置土地和不宜种植经济作物的洼地,池塘、稻田、河道流水生态养殖,湖荡围栏养殖,低洼田养殖等单养模式。还有小龙虾与经济农作物混养,如稻-虾-稻轮作养殖、稻一虾一豆、稻一虾一休耕养殖模式、茭白套养藕田养殖、虾林结合等混合养殖模式,也还有池塘主养、大水面人工增养殖等养殖模式,其中稻虾综合种养为各地主要养殖模式。

虽然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在种苗繁殖、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养殖池塘标准化程度不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相对落后,生态循环化养殖工程不够完善。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有待继续规范,田间沟渠挖掘不合理、不科学, 田埂高度普遍偏低,宽度普遍偏窄,稻田保水、进排水闸口及防逃等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小龙虾苗种繁育规模化、工厂化程度低,良种场、保种场建设滞后,专业化商业化育种体系、品质改良体系严重乏,自繁自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繁育技术规范等问题。

三、云南小尨圷莽殖现状及対策建议

(一)云南省小尨圷义殖现状

根据文献己载,小尨圷迸入云南是在20世纪90年代。一段肘同内,龙圷成カ云南网红,不是弄殖面枳大、六量高,而是部分媒体和相美部冂扱道小尨圷泛漤成史,破坏了生杰坏境。如2013年友生在元旧梯田的“小尨虹事件'就引友了国内专家学者的不同意见,。

云南小花虾的面秧和数量,没有文献记录,但是野生小龙虾数量不砂,如红河元阻梯田周圃201 3年有02万hm2稻田神出现小尨圷。云南的野生小尨圷,在放养的情况下,一抉K8 m、竟3 m的水田能有1 000只圷左右,可以看出云南稻田莽圷的巨大潜力。在科学的嘤弄方法的辅助下,做到稻田与小だ圷共同友展, -分稻田双价收入,提高衣民收益。

(ニ)云南省发展小龙虾养殖的趋势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辺陲,息面釈394万hm2,地父低结高原,地形地貌夏朶,气候炎型多祥,兼具低鋳气候、季凡气候、高原气候的特点,有北热帯、南并热帯、中并热帯、北并热帯、南温帯、中温帯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炎型,年平均气温5~24C,温差変化不大。在小尨圷生K旺盛的3 ~6月价,云南的泣神温差変化不大的气候,正迺宜小尨圷的生氏。

在水姿源方面,云南省境内河流隶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南盍江六大水系,有大小湖泊33个,水面面釈11万hm2 ,建成水庠5590座。水姿源キ富,其水稻面秧约80万hm,目前弄殖利用面秧很少,初歩估汁稻田可幵岌面釈在20~40万hm2,具有广阔的弄殖潜カ。云南省各州市胚具有较大面釈的具有弄殖功能的池塘,水庠及山塘等,如表2所示

的图片 第2张

其次,云南区位代势明豆,作カ中国通往尓南并和南并的窗口和冂戸,我国眦郄周辺国家最多的省价之一。除此之外, 云南逐是一个旅游城市, 2012年云南的人口流幼就込到了409.1万人次! 15。

    (三)云南岌展小尨圷莽殖建议

1.科学规划养殖区域,规范指导养殖

小龙虾具有一対特别发达的大螯,掘洞能力较犟,在无石抉、水草、朶物等隠蔽物可供躱藏的水体,常在栖息水体的堤岸赴掘洞。洞穴的分布、深浅、走向、洞内栖息数星与水体水位的波劫、堤岸的土貭、生存坏境的変化以及小だ圷的生活周期密切相美。它胚有较犟的攀爬能力和迂徙能力,在莽殖水体改造不到位,迸排水系统不好,水体深度不移,小尨圷栖息水体不透立的情况下,常常爬出水体外活劫,或从一个水体迂徙到男一个水体。因此,在莽殖辻程中- -定 要合理区刻,可以利用相対较平整的墺区和濆南地区的低注地、半荒地幵展莽殖,同吋做好防逃工作。在我省梯田、丘陵地区,在没有做好防逃等没施的情况下,不宜莽殖小尨虹,防止対河堤、池塘、庠坎造成破坏。

2.建立技木保障体系,提高弄殖技木水平

云南省小尨圷养殖起歩较晩,目前莽殖面釈和六量都较低。人工莽殖主要集中在云南保山施甸长,昆明地区的安守市、寻甸长等,其他地区有零星弄殖,面枳和六量都较少,市切消费的小龙虾主要靠从其他省分调入。随着全国小尨虾莽殖的光起,云南必须逐歩幵展小尨虾莽殖。

3.注重品牌建没,突出高原特色

云南省在展小龙虾养殖的同吋,发展旅游、绿色、生态等多趋势,将创建培养品牌作为打造核心竟争カ的重要手段。要通辻市场推广、广告宣传、多种传媒形式,借助省委、省政府 提出打造‘三张牌",経済高貭量友展的鲜明底色,积极打造专属于云南的小花虾品牌,提高我省小尨圷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切的竟争カ和知名度,使云南小尤圷健康稳定可持绩岌展。

4.加犟苗神繁育和疾病防控管理

随着,小尨虾莽殖面积的扩大,莽殖密度提高,以及水域坏境悪化等,小尨虾疾病岌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池塘莽殖小龙虾季节性病害,近年来在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大面积发生,已造成了较大的経済摂失。利用云南野生尨虾资源,做好神苗繁殖和选育,建立和完善云南小尤圷苗神繁育体系,同吋建立小尤圷技木推广体系及疾病防控网络,通过提早投苗,提早收荻;种好水草,用有益微生物制剤凋水,保持水体穏定等技木措施以提高小尤圷免疫カ和抗病能力;利用生石灰、漂白粉、漂粉精、二气化气等做好莽殖水K体或田抉的消毒エ作 ,改善莽殖坏境,提高养殖效益。

5.开展稻田莽殖和池塘精养

近年来,小尨圷弄殖主要以稻田莽殖和池溏弄殖カ主,约占莽殖面釈的80%左右。如2017年 全国小尨圷莽殖面釈中稻田莽殖面枳约5667万hm2,占怠莽殖面釈的7083% ;池塘莠殖面枳约カ13.33万hm2,占怠莽殖面釈的16.67%;其他圷蟹混莽、大水面増殖、蓬(苓)田套莠等混莠面枳约カ10万hm2,占怠莽殖面釈的12 50%。云南省稻田养鱼始于三国时期(公元223- -263年) ,养殖历史悠久,目前已覆盖全贷16个州市的8多↑具(市、区), 1983年全省稻田莽鱼8 533 hm2, 2005年全省推广稻田莽鱼102 300 hm2, 2009年全省稻田莽鱼118 600hm2, 2015年云高六高效稻田莽鱼面枳込100 000hm2。另外有池塘10 145 hm2,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适宜的地方开展小尨虾莽殖。

四、小结

小龙虾产业是我国近些年淡水水产业的一个亮点,小龙虾产业已成为世界的中心,随着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全国很多养殖户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还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的战略发展方向,为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贡最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在发展小龙虾的道路上,除要选好饲料,加强种业,重视养殖技术,加强疾病防控来打好小龙虾产业持久发展的基石外,相关部]还应强化种养结合稻虾综合种养政策扶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把稻虾综合种养作为稳粮、保渔、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利用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园区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资金,支持与稻虾综合种养相关的公益性、基础性设施建设。科研人员和养殖户应加强稻虾综合种养生态机理、集成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加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坚持生态优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安全高效人工配合饲料,加强稻米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稻虾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小龙虾种业体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小龙虾种业企业, 做大做强种业。鼓励农户将承包经营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向稻虾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让小龙虾产业能在云南迎来蓬勃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