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菊黄蟹肥。在欧洲,能吃到非常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吗?
早在2005年之前,在欧洲的主要城市都已经出现新鲜正宗的大闸蟹了。
当时售8-10欧元/公斤,比国内更便宜。
但是有一个问题——大闸蟹是怎么漂洋过海,来到的欧洲呢?
根据德国官方的说法,大约在1912年左右,首次在德国从汉堡到柏林的内河段,发现了“张牙舞爪”的中国大闸蟹的存在,德文叫做“Wollhandkrabbe”,直译为“有绒毛蟹钳的螃蟹”,也就是大闸蟹的学名——中华绒螯蟹。当年,德国人只见过产自海里的螃蟹,没见过这些浑身青亮的新鲜玩意儿。
根据推测,这些螃蟹应该是来自远东的货船上夹带而来的蟹苗孵化而来的。由于大闸蟹在欧洲的河流里完全没有天敌,迅速开启了野蛮生长的模式毫无阻拦。
最近几年,在柏林开出了好几家创意的蟹餐厅,比如上图这家Holycrab(名字有点三俗,懂英语的小伙伴,你们懂的)。餐厅推出了69欧的套餐,酒水管够+2只大闸蟹,价格还算是可以接受
而且,在柏林的几乎所有中餐馆,只要你跟老板开口说,基本都能吃上大闸蟹。
广告
现货大闸蟹 中阳湖大闸蟹鲜活 生鲜螃蟹活体实物河蟹 六月黄大闸蟹礼盒 2.0-2.5两 鲜活8只装
京东
¥128.00
广告
现货大闸蟹 中阳湖大闸蟹鲜活 生鲜螃蟹活体实物河蟹 六月黄大闸蟹礼盒 2.5-2.9两 鲜活8只装
京东
¥158.00
当然,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小龙虾
其实,瑞典和芬兰人民是吃小龙虾的;不仅吃,还吃得很拿手,每年的夏季到10月份,都是瑞典和芬兰人吃小龙虾的季节。
而且,每年夏季的小龙虾派对,可是一年中的盛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着小龙虾,喝着当地的烧酒,实在是痛快。
芬兰和瑞典人在小龙虾派对上是非常放松的,习惯于吃着龙虾唱着歌。
而且,他们烹调龙虾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用盐水煮,然后撒上柠檬汁和茴香草,也有把小龙虾剖开,挤上美乃滋的吃法。
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欧洲国家的人来说,吃小龙虾还是件相对罕见的事情。
而且,他们与小龙虾的遭遇,也让欧洲人大唿吃不消:
从2016年开始,就有德国柏林的居民报告说,在市中心的Tiergarten的小河里,发现了浑身通红的小龙虾;
2017年,英国布里斯托的居民也报告称,在河流里发现了“狰狞的小龙虾”,吓得这位家庭主妇落荒而逃
还是见过世面的柏林居民迅速反应过来——这东西还蛮好吃的,他们称之为“Berlin Lobster”柏林龙虾,每公斤卖29欧元,还挺贵。
做法呢,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国内常见的冰镇小龙虾,柏林也有。
还有龙虾汉堡,龙虾色拉也有。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输出点中国的先进经验——毕竟,在欧洲人看来天文数字般的外来物种,还不够我们一人一个吃的。
广告
海底捞 香辣小龙虾调味料 小龙虾调料 200g袋装
京东
¥9.90
提醒一句:
欧洲有一种小龙虾,需要谨慎食用——那就是斑点小龙虾,就是下图
千万不要以为这货是普通的小龙虾,这是变异种!变异种!变异种!
这种小龙虾是1995年通过无性繁殖变异而来的,与普通小龙虾不同的是,它的DNA中有3组各92条染色体,普通小龙虾只有2组;由于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它的复制速度比普通小龙虾更快,适应环境能力也更强。
这是货真价实的变异生物,已经不是本文讨论的外来物种的概念了。
来源:跟我看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