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最流行吃什么?那一定非麻辣小龙虾莫属,动辄一只虾四五块,甚至七八块,但想当初这玩样儿根本不值钱,甚至没人吃。在小屁孩儿的印象里,吃这东西最疯狂的时候是1992年欧洲杯期间。
由于还没成家,所以小屁孩儿那段时间经常约上另外一个高中同学,跑到大哥家去看欧洲杯。傍晚时分,在路边占道市场经常看到有人卖虾,那虾怪模怪样在大铁盆里张牙舞爪的。很多人觉得新鲜围在那里看,但很少有买,后来听卖虾的人说这是小龙虾,十块钱三斤。这东西该怎么吃?既然是虾就瞎吃呗。于是花二十块钱买上两大袋子,直奔大哥家而去。
把那些虾扔进水池子里胡乱洗一下,放到蒸锅里,撒上花椒盐水开蒸,六斤虾往往要蒸两锅。蒸虾的时候,用姜末、生抽、米醋和香油调上一大碗姜醋汁,再拍几条黄瓜,就把这玩样儿当螃蟹吃吧。大嫂看到我们这通折腾,往往撇撇嘴就走开了。于是,两个屁孩子和大哥就蹬着啤酒箱子开吃了。
小龙虾这东西脑袋大、壳子硬,剥好了的肉只有一点点,壳子还经常会把手划得左一道子右一道子的。虽然如此,但虾肉的味道还是很鲜美的,特别是蘸着姜醋汁吃更是有滋味。小龙虾就着啤酒,偶尔再来块拍黄瓜清清口,真是美啊。
后来小龙虾一点点开始涨价了,十五块钱二斤、十块钱一斤;再后来据说有个安徽来北京不想当小保姆的女人,开始做小龙虾的生意,在东直门内大街开了一家叫“胡大”的饭馆,专门从晚间到凌晨时分卖麻辣小龙虾,被大家尊称为“麻小”。另外一家叫“花家怡园”的店也跟着凑热闹,这样一来小龙虾的价格可就不得了了,日渐水涨船高,把好好的一条街生生搞成了“鬼街”,有人觉得这名字不雅,就称其为“簋街”。偶尔去那里吃一次,真有一种被割肉的感觉。
现在小龙虾可谓是遍地开花,在长沙称为“口味虾”、在武汉则美其名曰“油闷大虾”,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烹煮小龙虾手艺的专科学校。只是,小屁孩儿现在已经很少再吃小龙虾了,想想囊中羞涩的孔方兄,还是忍忍吧,无论怎么说小龙虾的价格也不可能回到遥远的九十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