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过了吃小龙虾的美好季节,但是,在夏天里,小龙虾那道美食,还是让人们晚上念念不忘的。虽然品吃非常惬意,但它的养殖却比较讲究。成功养殖小龙虾的主要条件是水的质量,还有适合的水温把控,这都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和发育。
一、小龙虾的水温要求
小龙虾对水温的要求并不特殊,水温只要在1至40度之间,小龙虾都可以生存,它的生长水温为10度以上,适宜水温为16至33度,最佳水温为20至32度,但当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32度时,小龙虾的生长率就会下降,成虾对高温和低温都有一定的承受力,整个冬季小龙虾仍会爬出洞穴觅食,但当水温低于10度时,便会潜入洞内过冬。在水温高于33度时,小龙虾白天进入深水区活动,晚上则在浅水区或草丛中觅食。
二、小龙虾最适宜的温度
1、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15-28°C,也就是每年的春秋季,秋季是主要的繁殖季节。
2、小龙虾成虾养殖的主要季节在春季,为了充分利用好春季,尽可能在春季完成小龙虾养殖全年的生产任务。
3、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4、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
5、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三、多高的温度适合小龙虾的生长
1、温度与季节
①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15~28°C,也就是每年的春秋季, 秋季是主要的繁殖季节。
②小龙虾成虾养殖的主要季节在春季,为了充分利用好春季,尽可能在春季完成小龙虾养殖全年的生产任务。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
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2、小龙虾对水温的养殖要点
小龙虾成虾养殖的主要季节在春季,为了充分利用好春季,尽可能在春季完成小龙虾养殖全年的生产任务,就要求开春后,水温达到15°C以上时就有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种,因此育苗工作必须于头一年进行,提早育苗,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这是目前小龙虾养殖普遍采取,或希望采取的小龙虾养殖制度。
但也有一些养殖模式,要求小龙虾苗种供应的时间延后,也就是要求苗种提供时间比目前大量供应苗种的春季还要晚,延迟到5月份甚至是6月份,以减少对与其共生的水生经济植物的影响,达到小龙虾生产和经济植物生产配套进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小龙虾成虾多茬生产,也需要小龙虾苗种推迟供应配套。
3、水温对小龙虾的影响
小龙虾为变温水生动物,其机体代谢活动、体内酶活性和生长发育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c〜 30°C,受精卵的孵化温度应控制在24°C〜30°C。
四、超过适合温度的弊端
小龙虾在30℃以上温度不会停止吃料,水温高过35℃时,摄食逐减。小龙虾是变温水生动物,其机体代谢活动、体内霉活性和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小龙虾最适温度为15℃~28℃,受精卵的孵化温在24~30℃,每年春秋季,特别是秋季为繁殖季节。小龙虾在15℃以下开始打洞冬眠,能存活温度是42℃,水温高过35℃,食量减半或停止进食。所以,无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际上来看,小龙虾在30℃时,摄食比较正常,比最适摄食温度25℃时,相差无几。
总之,小龙虾是比较耐高温的水生动物,在42℃时还能存活,高过35℃时开始逐渐减少摄食,在30℃时,很难看出减少摄食量的迹象。
五、小龙虾投喂时应注意的温度
1、按照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搞好饲料配比。在饲养小龙虾稚虾和虾种的阶段,因为小龙虾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此,养殖业者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饲料的投喂。8、9月是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则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甘薯、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5、6月是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8、9月则是小龙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如鱼肉、螺蚬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从而充分满足小龙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
2、按照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喂饲料。小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小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在饲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一次为主,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小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饲料的投喂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
3、根据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变化,灵活控制投喂饲料量。池塘的水质以及小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随着池塘水温等因素会有所不同,在水温20~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小龙虾的摄食量相当旺盛,通常鲜活饲料的日投饲量可按在池小龙虾体重的8%~12%投放,干饲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5%。小龙虾的摄食强度也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所以每天的投饲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小龙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及时调整。总的原则是,天气晴朗,水质良好,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饲料;而高温、阴雨天气或水质恶劣,则应少投饲。此外,大批小龙虾处于蜕壳时期时,应少投饲料,蜕壳后则应多投饲。还需要注意在小龙虾生长旺季应多投饲,发病季节或小龙虾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饲,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六、气温骤降的注意事项
1、应激性脱壳
气温骤降、气候剧变、连续阴雨时,有些小龙虾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处于苗期的小龙虾,自身并不具备脱壳条件,然而在受到气候的刺激下会导致提前脱壳,这样会对小龙虾体质造成较大的伤害。
案例:天门一养殖户,相隔一天购买了同一塘口的虾苗,第一天温度18℃,天气多云,购买虾苗时,虾苗活蹦乱跳光亮肥嫩;第二天温度13℃,天气小雨,再次购买时,虾苗看上去就精神劲不足,很多虾苗的壳软软的,很明显的是刚脱了壳,体能还没完全恢复正常。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仅仅只是温度由18℃转变为13℃,天气由多云转为小雨,小龙虾的体质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针对天气突变,有经验的养殖户会及时给小龙虾补充钙质,促进小龙虾尽快恢复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2、苗种不同期
目前很多小龙虾塘口发现母虾提前带苗出洞了,加上去年秋繁的早苗,使塘中虾苗的规格参差不齐,小龙虾有着“格斗将军”的别称,如果饵料不充足,会造成自相残杀的现象,另外,由于气温、水温的急剧变化,小龙虾对饵料的消化利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引起肠炎和胃囊积水。
因此,管理上要做到周密安排,水草、青苔、饵料、补钙、改底、除杂鱼、水质调节、溶氧等各个环节均不能忽视,轻则养殖环境会被小龙虾彻底破坏,重则小龙虾体质变差,被细菌感染,导致病害爆发。
3、小龙虾提前红壳
连续的低温和阴雨天,会使养殖塘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白天池塘的造氧量有限,因而夜间或清晨缺氧状况尤为严重,而小龙虾处于这种环境时,不得不以增加自身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以提高对氧的亲和力,导致小龙虾“未老先红”。
有经验的养殖户便会在平时预先使用微生物制剂定期改底、调节水质,使养殖塘水质达到“洁净嫩爽”,小龙虾便可“舒适惬意”的健康成长。
4、引发“苗危机”
由于去年年底的冰冻灾害,有些养殖户便做出了自己塘秋繁的虾苗有一部分被冻死的判断,而种虾到现在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没出洞,导致很多养殖塘目前出现了“伪缺苗”的尴尬局面,进一步引发了现在的“苗种饥荒”和“天价虾苗”这种情况。
针对这种尴尬,有经验的养殖户多用“金酵素”拌颗粒饲料,沿浅滩处投喂,5天后明显观察到活动的虾苗数量增多,想抢季节的养殖户还会仔细观察小龙虾苗的脱壳周期,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小龙虾苗脱壳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