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淮安市启动推进稻虾综合种养百万亩工程以来,至今年全市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2.6万亩,累计已达77.6万亩。今春以来,小龙虾整体行情先扬后抑,进入6月,小龙虾价格波动变大,并出现阶段性的较大跌幅,引发大家关注,不少人对小龙虾未来的价格走势表示担忧,对发展规模化稻虾综合种养是否有前景也感到困惑。为此,我们组织了专题调查,对小龙虾价格波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未来总体趋势进行预测。
一、虾苗行情走势及分析
去冬今春,稻虾种养规模翻番,新开田块虾苗缺口较大,春季虾苗价格普遍上涨。3月底至4月初,即攀至70元/千克高峰,但供应量极少(去年同期52~40元/千克,大量供应);5月随着气温回升,虾苗供应量放开,价格在48~30元/千克慢慢回落(去年同期约32~24元/千克,供应接近尾声);进入初夏6月,苗市行情结束。今年春季虾苗总体平均价格在 52~56 元/千克,平均增幅约在20%。分析看来,今年春季虾苗价格涨幅明显,一方面是受新增需求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虾苗供应迟缓和抢购行为的影响:去年11月至今年春季的持续低温,使得小龙虾孵化和发苗的时间滞后,导致虾苗大量供应的时段推迟约22天,加之新开稻虾田块养殖户早放苗的抢购心理,哄抬了虾苗初期价格。
二、成虾价格行情走势及分析
初春是每年成虾价格最高时点,近两年,冬季暂养技术的应用和冷冻存储能力的提升,提前启动了小龙虾餐饮市场,今年3月盱眙的小龙虾餐饮店就陆续开业了,但鲜活成虾供货量毕竟有限,使得今春小龙虾价格特别是大规格虾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攀高。3月,20~30克约70元/千克、35~45克约114元/千克、“两虾”达 156 元/千克,而去年此时成虾基本未上市;4月,价格逐渐走低,20~30克、35~45克、“两虾”同比2018年4月,相应涨幅分别为30%、56%和85%;5月,20~30克、35~45克、“两虾”同比2018年5月,相应涨幅分别为15%、17%和42%(2019年的20~30克规格小虾价格波动剧烈);进入 6 月,20~30 克、35~45 克、“两虾”同比2018年6月,相应涨幅分别约为-10%、-27%和-14%(2019年的“两虾”价格波动剧烈)。
总体看来:①早春成虾价格高是近几年的必然规律,因为冬前存塘的虾越冬蜕壳后能够上市的成虾数量少、价格贵,今春长期阴雨低温导致越冬虾蜕壳延后,更是大虾难觅,所以价格涨幅巨 大 。② 2019 年 成 虾 价 格 先 扬 后 抑 , 相 比2018年,价格降速尤其明显。
三、今年虾价波动特点分析及后市预测
今年与去年比,虾价变动趋势陡急,出现了4、5月高峰价格特高、6月低谷价格特低的差异现象。特点和原因分析如下:一是6月虾价走低是必然的。按照小龙虾价格年度周期性走势,每年6月,稻虾种养田块正逢插秧,需要在插秧前将小龙虾尽量起捕完毕,以确保水稻的成活率,此时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必然走低。二是2019年虾价高低陡急是异常的。我市是湖北小龙虾的输入地,正常年份湖北成虾在4月下旬就已经大量输入,待湖北虾输入接近尾声后,5月下旬我市本地虾接续大量上市,正常情况不会形成冲突,而今年入春后普遍持续低温,湖北虾出塘比往年延迟近1个多月,造成4、5月我市虾价高扬,6月气温正常后,大量的湖北虾才进入我地市场,与本地上市的成虾形成了严重的叠加,导致6月我市小龙虾出塘价大幅下跌,引发极大担忧。三是2019行情总体略有走低。
纵观今年3-6月,虾价一路勐跌,给人第一反应:是不是稻虾发展太多了,供过于求了?通过调研走访,总结出以下特点:①小龙虾价格走势年年相同,并不是只在今年出现一路下滑,不同的是今年波动确实太大,前期高价和后期低价落差极大,容易引发恐慌。②2019年新开稻虾田块并没有进入丰产期,新增货源量有限,到目前为止,我县小龙虾餐饮店的消费价格依然与往年相同,也未出现大量积压卖不掉的小龙虾。③受影响最大的是从事贩卖小龙虾群体,无法把握市场趋势,一旦延时久,只能亏本出货,不像几年前夜市排挡火爆时,手中留不住货。④进入7月必然会出现翘尾行情。此时稻虾集中上市时段结束,而小龙虾因避暑及繁殖习性需要,开始挖洞度夏,捕出率低,市场供应量缺口变大。
四、今年价格走势对稻虾综合种养户的影响新开户投入成本变大:一是虾苗采购成本上升。由于养殖面积的大幅增加,特别是新开户生怕错过季节,抢购苗种,造成初期虾苗价格上涨,苗种平均投入1800元/亩,同比去年要多花费约 600 元/亩。二是用工成本上升。由于面积大增,导致用工缺口增大,人员工资上涨,去年人均成本约 100 元/天,今年同期为 120~130 元/天,涨幅20%~30%。
老种养户受益:2018年春之前就投入生产的种养户成为今年价格行情的主要受益人,老田块基本没有苗种需求,一般都可以向外出售自有苗种,亩均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今年基本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调研发现:苗种投入成本变大,并不一定导致亏损,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本地购苗的新开养殖户,都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成虾销售中收回了前期投入;也有部分新开户亏损巨大,原因是盲目大量采购外地苗种,苗种投入高达2000~4000元/亩,因长途运输后造成投苗大量死亡,无法赶上今年前期的好行情。
五、明年稻虾种养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是明年虾价同比降幅可能会加大。虽然2019 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巨大, 但要到2020年春夏才会进入丰产期,届时会有大量中小规格的小龙虾供应市场,不排除对市场形成冲击。二是小龙虾有可能出现规模病害情况。大批养殖新手的加入,以及老种养户捕捞小龙虾未及时出塘,或原池回放,易引发春夏疫病发作,影响收益。三是不能排除再度出现气候异常。春季持续低温引起外埠货源叠加上市,影响小龙虾养殖收益。
六、结论与建议
即便虾价波动剧烈,2019年我县稻虾综合种养的普遍收益依然远远高于普通的稻麦轮作,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养殖户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出现亏本的主要是苗种采购投放、种养管理环节没有稳妥操作的部分主体。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稻虾综合种养依然是今后数年内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方式。随着稻虾综合种养进一步发展,苗种价格回归理性,养殖技术的成熟,小龙虾养殖的成本和风险也将随之降低,排除气候异常影响因素,最终小龙虾的稻田产量将维持在100~150千克/亩,平均售价将维持在40~60元/千克,稻虾综合种养正常效益能够确保2000元/亩以上。
2.小龙虾消费市场依然潜力无限,需求缺口将依然巨大,通过稻虾种养的科学布局和对消费市场的科学培育,完全可以实现产销两旺。
3.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应对措施。加强针对性指导与宣传,避免明年再出现虾苗抢购风潮,引导养殖户提高小龙虾苗种自给率。一是适量投放秋季亲本虾进行自繁。二是尽量不在高价高点采购虾苗,适当延后,到4月中旬投放照样可以投放养成。三是降低苗种投放量,保持每亩投放量6000尾左右。
4.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引导养殖户降低养殖密度,调整养殖模式,采用综合种养、混养等模式,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加强生产管理,做好水质调控、水草养护、科学投饵以及日常巡塘等。(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