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其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周期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2018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中养殖业产值680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284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2726亿元。
为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多地政府加大了小龙虾发展的政策引导。多个小龙虾主产省份政府主管部门发布了小龙虾产业规划或指导意见;而在资金上也加大了配套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江西省财政厅将小龙虾生产基地建设纳入现代渔业建设项目,将农田改造建设资金由每亩1500元提高到3000元;安徽省设立渔业三进工程,将小龙虾养殖列为省财政扶持专项;湖北省财政投资3亿元,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小龙虾产业基地。2018年,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其中,小龙虾稻田养殖占比最大,产量118.65万吨,养殖面积1261万亩,分别占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2.4%和75.1%,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3042万亩)的四成。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加快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小龙虾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认为,无论从供给端还是消费端的角度分析,我国小龙虾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019年上半年,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是通过美团网外卖消费最大的5个城市,河北、海南、上海、201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是深夜小龙虾消费增长最快的5个省份。小龙虾消费已从一线城市扩张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形成了遍地开花的火热局面。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小龙虾产业的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小龙虾市场消费状况、小龙虾产业链模块、小龙虾贸易规模。紧接着,报告细致透析小龙虾养殖技术、小龙虾加工技术及产品、小龙虾品牌及营销模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国内小龙虾重点地区的发展模式、国内小龙虾产业的投资状况、发展前景和趋势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判。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发改委、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学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小龙虾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小龙虾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