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上集镇:小龙虾助脱贫 大闸蟹奔小康
初冬时节,走进淅川县上集镇燕山南路山根村,只见一个个标准化养殖塘依河而建,水面波光粼粼。
一大早,龚振红就来到池塘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投喂饲料,不一会,水里的大闸蟹就嗅到了香味,一个个生龙活虎地游到岸边觅食。
龚振红是山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8口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艰难度日,2017年他借助D级危房改造政策,这才住进了安全舒适的砖混房。住房问题解决了,一家人生活的担子还要挑起,一边照顾身体欠佳的母亲,一边又要招唿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想要外出务工但脱不开身。2018年,全县大力推广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厚的产业奖补政策。在镇村两级的动员下,龚振红动了心,但前期挖塘及买虾苗费用不低,这让他犯了愁。在村两委的协助下,上集信用社向他发放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他立即着手挖建了12亩池塘,投放了1200斤虾苗,正式开启了养殖之路。
虾苗投放了,但硕大的池塘里几乎见不到几个,初入行的龚振红急了。镇小龙虾专班临塘指导时告诉他,小龙虾喜阴,都藏在水草下或钻洞里了,不用担心。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邀请水产养殖专家,组织了多场养殖技术培训会或现场会,并建立镇水产养殖微信群,老龚遇到问题只需在微信群里发上一段文字或一张照片,很快就能得到群内技术指导的答疑解惑。当年夏天,老龚养殖的小龙虾迎来上市,凭借优质水源和流动水的优势,他养殖的小龙虾不仅个大,虾体还干净,商贩纷纷上门收购,当年就卖出了4万多元,除去1.8万元虾苗钱、5千元饲料钱,赚了近2万元,老龚对水产养殖行业有了信心。
大闸蟹不是新生事物,但全县养殖面积不是很大,龚振红决定尝试。今年三月,他大胆投放2万块蟹苗开始养殖。养蟹不同于养虾,龚振红通过实践加上向技术员请教,逐渐摸透了大闸蟹习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大半年悉心饲养,螃蟹一天天长大,到了金秋收获的季节,塘里的大闸蟹最大的达到了半斤重。龚振红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抖音进行宣传,很快奏效,每天都有市民到基地看热闹并购买尝鲜,仅一个月就在基地售出上千斤大闸蟹,收入超5万元。吃过这里大闸蟹的人们评价都很高,本村新开的农家乐将老龚的大闸蟹作为招牌菜推介,得到前来品尝的外国友人连连点赞。谈起今年的收入,龚振红十分满意,他说明年将扩大养殖数量,争取更大效益。
民无信不立,赚到钱的龚振红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还银行贷款,尽管贷款还有一个月才到期。“村里帮我完善资料、信用社快速给我放款已经给我帮了大忙,咱不能不讲诚信”,龚振红迅速到信用社把五万元贷款还清。
扶贫不是扶懒,致富还得勤干。在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龚振红因家庭负担一直精神不振、一度堕落。现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各项好政策下,一家人住上了新房、孩子们尽享“两免一补”、母亲每月治疗糖尿病药钱得以报销,还被签约医生持续关注,自己则通过发展水产养殖摆脱贫困面貌、稳定脱贫,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内乡县乍岖镇:小菊花开出大产业
近年来,内乡县乍岖镇以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为抓手,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如今,菊花产业不仅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
日前,记者走进乍岖镇九峰山菊花产业基地,2000余亩菊花开得密密麻麻,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张华是众多务工者中的一员,年年都会来基地采摘菊花。乍岖镇吴家庄村村民张华说:从老板开始包地(种菊花)的时间,我们天天都在这地里干活。来这里打个零工,能照顾学生,还能照顾老人,离家也近。张华是乍岖镇吴家庄村的贫困户,她自己家有3亩地入股到了基地,除了每亩每年500元的租金,还享受年底分红,各项加起来年收入近两万元,菊花产业使她一下子走上了致富路。
从2014年起,乍岖镇开始在吴家庄村、水沟村连片种植菊花,同时注册了“郦邑贡菊”商标,成立了内乡县菊花专业合作社, 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为合作社成员,每位社员每年都有分红。为延长菊花产业增值链条,合作社还建立菊花烘干加工厂,雇用当地百姓对鲜菊花进行加工、包装。今年,合作社又依托南阳天隆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又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打造休闲度假地。
南阳天隆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少柯说:公司以乡村旅游为契机,打造了郦邑贡菊观光采摘基地,花开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 产业的发展优化了生态环境,也充分发挥了其扶贫带动的载体功能,产业累计带动周边500户农民增收,1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几年来,乍岖镇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带动、示范引领等措施,大力发展饮用菊、食用菊、观赏菊等新优品种,培育打造了 “郦邑贡菊”、“万寿菊”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目前,乍岖镇的菊花产业已发展到4000余亩,亩产净利润6000元以上。全镇菊花产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