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麻江县宣威镇岩莺村从深度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之后,岩莺村就对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向全面建成美丽乡村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小龙虾生态养殖
岩莺村位于宣威镇南部,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偏远的山村。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寨,660户,2410人,居住有畲、仫佬、汉、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90%以上,全村有耕地面积1510亩。过去,岩莺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生产水稻、玉米、油菜、小麦、大豆、红薯、柑桔等农产品。
今年岩莺村合作社整合产业发展资金,瞄准小龙虾养殖市场,在村支两委开会后一致决定下,带领群众着手发展小龙虾生态养殖产业。“养小龙虾,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吧。”村干部吴长江说道,近几年来小龙虾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为小龙虾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小龙虾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对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我们养。
生态小龙虾
“我们村养小龙虾也是经过多方讨论的,觉得可行才着手准备养的。”吴长江说道,合作社决定养小龙虾之前,岩莺村干部,多次开会讨论,并根据村里面的实际情况,多方查证后,才最终决定发展小龙虾养殖项目。养小龙虾成功后,村民一方面可以在小龙虾养殖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另一方面还能得到分红收入。
据悉,今年6月岩莺村合作社派专人前往江苏省盱眙县小龙虾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与养殖场负责人达成合作意向后,才最终决定养殖小龙虾。随后才开始在村里面进行土地流转,购买设备及饲料等工作,并在专业养殖技术员的指导下完成了虾塘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7月,合作社以45元一斤的价格购进1000斤虾种投放至虾塘,开始正式养殖。
“我们村的水源充足,而其水质好,非常适合养虾。”吴长江说道,现在都是直接用河水进行养殖,1-2天喂食一次,主要投喂黄豆和玉米。相对污水泥塘养殖的小龙虾而言,河水养殖小龙虾,个头长势较慢,但污染较少,虾的肉质更优口感更加,消费者吃起来更放心,价格更高。目前小龙虾市价在18-25元不等,5-6月份集中上市时价格相对下滑,8-9月以后出塘量少,价格会再次上涨。
“预计到明年的6-8月份,成品虾可以出售了,合作社应该可以得到很可观的收入。”吴长江笑着说道,有了这笔钱后,后面要扩大规模,还是干其他,都有了基础资金,这对我们村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小龙虾养殖已成为岩莺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新时代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更是岩莺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致富的有效方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