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短短几年就打造出小龙虾全产业链,2080模式成为产业压舱石

   2019-12-29 网友投稿4820
核心提示:从原始的捕捞到人工养殖,从养殖再到加工,从单一的水稻种植到综合高效的稻渔种养模式,在安徽省巢湖市,小龙虾正从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养殖、餐饮、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

从原始的捕捞到人工养殖,从养殖再到加工,从单一的水稻种植到综合高效的稻渔种养模式,在安徽省巢湖市,小龙虾正从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养殖、餐饮、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成熟配套的技术支撑,完整的产业链条既让巢湖的优质稻虾米附加值得到极大提升,小龙虾也“爬向”全国市场。

近年来,巢湖市规模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迅速,从2014年第一个稻虾种养基地开始建设,五年来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产业规模和效益逐年攀升。

在 2019年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上半年形势分析会上,巢湖市水产专家水长军和部分养殖大户对目前自身和巢湖地区小龙虾的产业形势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汇报。

据水长军介绍,今年总体的价格形势是虾苗和前期成虾价格比较高,巢湖地区也是这样。今年巢湖市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达 7.3万亩,总产量大约在 1万吨,估计到结束的时候是 1.3万吨, 100亩以上的规模基地有 210个,面积有 5.5万亩,主要是以规模化养殖为主,通过走访了解巢湖市小龙虾亩产低的在 200斤左右,最高有超过 500斤的。

巢湖市水产局局长水长军在2019年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上半年形势分析会作巢湖市小龙虾产业形势分析

虽然 2019年小龙虾价格动荡被业界人士诟病,但从巢湖地区走访的情况来看,有经验、成规模的养殖大户盈利水平还是比较稳定的。 水长军谈到,有一个大户去年挖了 115亩,到目前为止一共出虾苗 31600斤,成虾是13 000斤,这一片的亩产大约在4 00斤,产值是 85万元,总体来看,产量和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 另外,去年冬天水稻收割后他又挖了一个 90亩塘口,也有 20000斤的成虾产量。

龙虾中国行来到巢湖

龙虾中国行这次首先来到了合肥南巢若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据了解,像 “南巢若水 ”这样上规模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近年在巢湖市发展较快,在水长军专家的带领下,水产养殖网的小编也有幸见到了基地负责人黄文强。

黄文强是巢湖市沐集镇人, 2004年他大学毕业后到深圳一家公司从事物联网研发工作, 2015年才回到合肥。 去年初,他选择返乡创业。“一方面,我看中生态农业的良好前景,另一方面,回乡做事,照顾父母方便。 ”当年在深圳结识的两位好友李昌虎、徐坚,在他的 “鼓动 ”下,也来到坝镇镇湖东村,结伴 “务农 ”。 以每亩每年 700元的租金标准,他们在湖东村流转连片土地 1015亩,按照 “一季水稻 +全年养虾 ”的模式,发展稻虾综合种养。 “租金有点偏高,但这里地势平坦,便于机械耕作,而且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 ”黄文强说,从付地租到整地、起沟、建工棚、购设备等,已投入近 300万元。

黄文强向我们展示“南巢若水”稻虾米

“今年开始见收益啦。 自 3月 22日起虾,到 4月中旬,我们既卖虾苗,也卖成虾。 从 4月下旬到现在,我们专卖成虾。 虾苗均价卖到 28元一斤,一共卖了 6.8万斤,成虾最高卖到 45元一斤,平均每斤在 20元左右。 另外我们的稻虾米也不含有农药、除草剂等药物残留,正在申请绿色农产品标志,目前以 8块 /斤的价格出售。 ”黄文强说,并拿出刚收到的检测报告给我们看。 “虽然之前每天夜里三点去捕捞龙虾,很辛苦,但红火的市场行情又让人苦中有乐。未来,还想在物联网方面有更大拓展,不仅在养殖基地实现智能化管理,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宽网络销售渠道,通过跟周边的农户合作,把巢湖坝镇的稻虾米、小龙虾、粉丝、茶叶等土特产的品牌打响。”

虽然巢湖市稻虾种养起步晚,但近年可以说是实现弯道 “超车 ”,巢湖市水产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探索出一套实用高效的小龙虾养殖模式,水长军将其提炼成为巢湖市 2080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该模式改变原有的虾苗培育和成虾养殖在一块田的稻虾轮作或共作模式,就是用 20%左右的稻田培育虾苗, 80%左右的稻田来养殖成虾,又称育养分离。

在水长军看来,2080模式有很多优势。它便于管理,节省了人工成本。改善了龙虾生长环境,提高了龙虾品质,有利于打造巢湖龙虾品牌;调整了水稻种植时间,能繁育早虾苗,提高了龙虾产量。利于水稻生长,稻谷品质得到更大提升,有利于打造虾稻米品牌。成虾养殖田提前种植黑麦草、菹草、轮叶黑草,水草(旱草)面积占总面积的 30至 50%,这些水草既可调节水质,为水体提供溶氧,保持水质良好,也是龙虾天然优质饲料,可大幅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

完善的产业链和成体系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给种养户吃下了定心丸,也成为了巢湖稻虾产业兴起和发展为和小龙虾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坚实基础,小编回来后也认真翻阅了一遍 2080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这里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针对冬季 12月前后虾苗繁育田块管理方面的内容:

1.在母体怀抱中的虾苗,开始以卵黄囊提供营养,后期也滤食藻类,摄食轮虫,刚离母体时以轮虫、红虫(比轮虫大的枝角类、桡足类)为食,这时,就要保持水的肥度,也就是藻类、轮虫、红虫的数量,才能保证虾苗的成活率,同时可投喂虾奶粉、豆浆等开口饵料。虾奶粉可与豆浆混合泼洒,前期虾奶粉多点。

2.虾苗达到2.5公分以上即可投喂0号破碎料和龙虾发酵饲料,蛋白32-36左右。培菌培藻不能停,10中旬再增加硅藻种,使用硅藻肥,这时仍然使用EM菌或1号培藻菌。这时,成虾田收割的稻草可扎成把用竹杆固定到四周沟中,培虫、并提供虾苗越冬躲避场所。到11月可根据虾苗大小适时调整饲料粒径,在11月下旬-12月份菌可以停止,硅藻肥还要根据水的肥度(藻类多少)下。12月份,大的虾苗可分塘,准备好大田,分一部分出去。12月到2月份根据天气和水温适量投喂。3月份投喂开始正常投喂。

水长军局长带领我们观看虾苗长势

在龙虾中国行巢湖站的走访中,小编感受到这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强劲的产业基础,完善技术支撑,拓展新思路,积极推进上下产业融合,这也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稻虾产业必将成为这里最为闪亮一张名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