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能解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近年来,亚洲鲤鱼在美国疯狂繁殖,威胁到当地的生态平衡。不过作为中国人烹饪的一种材料,鲤科鱼类深受国人喜爱。得知美国鲤鱼泛滥后,很多网友表示,“让国内吃货去解决”。
巧的是,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小龙虾,也是我国餐桌的一道美食。这使得很多网友认为,入侵物种之所以会泛滥,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发出“吃法”。
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廖万金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吃货”能解决一切问题,就不会出现物种入侵了。
廖万金表示,入侵物种只是外来物种中的极小部分。
记者查阅中国外来物种数据库发现,我国的入侵物种保守估计有754种。其中,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分别是入侵动物和微生物的1.4倍和4.4倍。从来源看,入侵植物主要源于北美洲和南美洲,入侵动物主要来自亚洲,入侵微生物主要来自北美洲。
我国海关今年多次查获入侵物种
云南面临的棘手局面,是我国物种入侵形势的一个缩影。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关在查验时经常查获入侵物种,仅今年就发生多起。
今年3月,广州海关隶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现场关员对一名非洲籍留学生携带的进境行李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包内夹带两只活体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被称为“田园杀手”,当事人称想作为宠物报关。
4月,杭州海关隶属钱江海关驻邮局办事处查验关员在对进境邮件进行例行查验时,发现一件来自西班牙的邮件存在异常。开箱后发现有8个小盒,里面装有200余头活体鼠妇。
同月,成都海关查获了8只活体蝎子。这批蝎子来自英国的无申报品名进境邮件,过X光机时图像异常,打开后发现8只收纳盒内均有一只蝎子。经检测鉴定,属于南非扁石蝎,原产于南非,毒性弱,性情温驯、稍微神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