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吃万道菜
因为吃饭能管饱肚子。
中国独步世界的一项绝技就是我们的厨艺,而从五花八门的菜品中,你细细品,总有些历史文化的内容在里边。其实国外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对于你既熟悉又陌生的菜。
小龙虾,不陌生吧。
这个神奇的物种凭空出现,一下子红透了大江南北。
全世界的小龙虾共有400多种,遍布五大洲。但是最早将小龙虾作为一种绝美食物的是——卡珍人(Cajuns)。
卡珍人是阿卡迪亚人的后裔。阿卡迪亚人是最早一批殖民到北美的法国人,主要生活在现在的加拿大东部、美国东北部等地区,法语是他们的民族语言(今天的魁北克作为加拿大的法语省,其居民主要也是阿卡迪亚人的后裔)。
1754-1763年,英法在北美发生了战争,并随后波及至全球很多国家。由于战争主要集中在1756-1763年,因此这场战争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七年战争”。
“太阳王”路易十四,5岁继位,77岁逝世,在位72年110天。在他统治期间,法国国力到达了顶峰。
自路易十四逝世以后,法国国力持续下降,内忧外患之下,天真浪漫的法国人被英国人打败了。因此,法国被迫将其控制的路易斯安那州割让给了英国。
在经历了这场战争以后,英国对这些生活在自己境内的法国佬——阿卡迪亚人产生了很强的戒心。为防止他们兴风作浪,决定把他们“化整为零”,分割流放到其控制的北美洲各个地方。其中,流放到路易斯安那州的阿卡迪亚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卡珍族(Cajuns)。他们依然保留了母语法语,以及法国人懒散的生活习惯。
由于其身体里流淌着法兰西民族的血液,因此其还继承了法兰西民族最伟大的传统:
打仗我不行,但是我会炒菜啊!
于是,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菜系——卡珍菜。
小龙虾,就是卡珍菜中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在80年代末的时候,路易斯安那州的养殖场生产了全球90%的小龙虾。最主要的品种就是“克氏原鳌虾”,又称为“路易斯安那州原鳌虾”,这也是我国目前养殖、食用最主要的品种。
克氏原鳌虾既好吃又好看,人们不仅仅拿它当作天然的美味,而且可以放入水族箱中观赏,在非洲甚至用来消灭蜗牛,用以阻止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随着法国后裔对小龙虾吃法的不断精钻,其逐渐成为了一个走出密西西比河,走向全世界的独特美食。为此,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龙虾季的时候,路易斯安那都会举规模宏大的“小龙虾节”。
其实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只要赶上吃小龙虾,也跟过节似的。
六十年代,穷苦的美国人民为了果腹,只能靠吃小龙虾喝啤酒充饥。
在卡珍菜中,小龙虾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
小龙虾碟头饭
典型的法国吃法——海鲜配米饭,法文叫étouffée(发音:挨堵费)。酱汁口味咸鲜为主,米饭略硬,但是在酱汁的加持下就变得口感QQ的了。
小龙虾烤土豆
融化的芝士满满的裹在经过油炸后的小龙虾的表面,配以西非特产的香辛料,散发着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气氛。
水煮小龙虾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小龙虾的原汁原味,配以甜玉米和黄油汁蘸料,使其成为一道非常适合下酒吃的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