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大产业

   2020-04-29 网友投稿6650

稻虾共生 助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潼南养殖小龙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涪江、琼江穿境而过,全年气温均高于湖北潜江,小龙虾繁育、生长环境极为优越。因此,潼南小龙虾不仅体型大、颜色鲜亮、肉质饱满,而且上市时间早于湖北潜江,一出笼就销售一空。

4月24日,记者在寿桥镇乡村公路上看到,从成都、上海等地赶来收货的车辆停满道路两旁。特别是养殖户尹经友家门口,每到小龙虾收获季节,就挤满了人群,前来买虾的收购商、卖虾的农户络绎不绝。小小几十平方米的农家院坝,化身公认的“交易集市”。而尹经友作为寿桥镇最早“吃小龙虾”的人,也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致富能手。

2017年,尹经友发展稻虾种养15亩,年收益达16万元。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尹经友,将种养殖规模扩大到60亩,年收入超过80万元。

眼瞅着尹经友成了富裕户,当地群众也“眼热”起来,纷纷把自己的水稻田改成了稻虾田。“由于小龙虾养殖对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快速推广带动普通农户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裕。”寿桥镇党委委员米永平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有360余户群众发展稻虾种养殖,人均年收入10多万元。而当年带头养虾的“戴虾子”,如今在重庆主城区开起了餐馆,专卖潼南小龙虾,生意越做越大。

小龙虾产业不仅鼓足了虾农的“钱袋子”,还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问题,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重庆鑫邦成农业有限公司在龙形镇建成稻虾、稻蟹基地3000多亩,长期聘用当地贫困户务工,让村民们做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龙形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大力推行“返租倒包”“股权化改革”模式,让农户不但可以打工挣钱,还能通过入股享受保底分红,真正走上致富路。

积水屯田播下种,疏经通脉地生金。乘着小龙虾产业的东风,潼南乡村已是改头换面,令人振奋。行走在寿桥、塘坝、龙形、崇龛、柏梓、玉溪等小龙虾养虾大镇,波光粼粼、龙虾嬉食的水田连接成片,一条条整洁、宽阔的乡村公路“开”到田间地头,一栋栋农村新房拔地而起,昔日耕地撂荒、劳动力流失、雨天泥水四溅的乡村,早已变成生态美、人气旺、交通畅,能产“千斤粮”、能挣“万元钱”的“聚宝盆”。

做大做强 建设10万亩虾田

微风起,稻浪动,碧波兴……崇龛镇的1200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内,80后小伙滕文强正在田埂上巡塘。“我这里的小龙虾从4月10日开始上市,最近每天销售都在500斤以上,每斤20多元。”滕文强笑着说。

今年全市“两会”期间,区委提出“把潼南柠檬、蔬菜、油菜、小龙虾、花椒‘五朵金花’叫响全国、领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要求,小龙虾作为第4朵“金花”,自然是受到重点“照顾”。区农业农村委打出了一套措施“组合拳”,为小龙虾养殖经营主体保驾护航、提质增速,助推潼南小龙虾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潼南小龙虾养殖面积今年将达到10万亩。“多管齐下,奋起直追。”张波介绍,为降低小龙虾经营主体的养殖风险,全区已将小龙虾纳入渔业保险。同时将建设以塘坝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区小龙虾发展的产业格局。区农业农村委组建技术专家团队,对全区22个镇街小龙虾养殖进行技术包干指导,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小龙虾病虫害防治等。目前,全区正积极落实养殖扶持政策,出台奖补政策,对今年新建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实行每亩100元补助政策。

潼南区水产中心主任张波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鼓励农户从事小龙虾生产,潼南区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乡村公路、水渠、拦虾网等基础设施,为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虾为媒 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虽然潼南小龙虾年年供不应求,但缺乏一定知名度。如何让潼南小龙虾做到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潼南区委、区政府决定,以虾为媒、以节会友,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小龙虾节会,提升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推动小龙虾产业链做大做强。

“区委、区政府在我们塘坝镇天印村举办首届小龙虾节,游客可以品小龙虾、钓小龙虾、买小龙虾。”塘坝镇党委书记谢子清表示,这个以小龙虾为主角的节会,将演奏出龙虾产业、龙虾文化、龙虾经济、龙虾饮食多弦律的交响曲,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

“塘里养满小龙虾,坝上开遍柠檬花。”塘坝镇水源丰富,良田广阔,具有大规模养殖小龙虾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镇已明确“一节会一中心六基地”发展规划,“一节会”即小龙虾美食节,“一中心”即以小龙虾为主的特色水产集散交易中心,“六基地”即六大生态养殖基地,为境内六座相连山丘,山丘下建有六个水库,水库外连接着大片良田,完全是“好山好水好虾”。目前,塘坝镇已发展小龙虾6000余亩,今后计划发展至8000亩。

小龙虾节的举办,让养殖户们十分兴奋。滕文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完成500亩基地 订单农业的初步规划。依托小龙虾节等主题活动,一定能提升基地名气,吸引游客到小龙虾基地体验钓虾、捞虾、吃虾乐趣,进而带动当地民宿和餐饮经济发展,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未来,潼南小龙虾产业发展将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做大节会品牌,力争到2025年全区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年生产总值20亿元(含三产业产值),成为中国第三、西部第一、享誉全国的小龙虾基地,逐步形成继柠檬之后的潼南又一个百亿级产业。

(图片由《潼南日报》提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