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he fiddler crab resource
其实,“虾黄”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蛋白质,微量元素硒,以及各种维他命。嗯,听起来还是很棒对不对?可惜现实总是残酷的,你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而在水体存在污染的情况下,生活在其中的鱼、虾、蟹等水产品确实会从中富集污染物,最典型的包括甲基汞、镉、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而小龙虾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高于草鱼、鲫鱼之类。
这些重金属和污染物都去了哪里呢?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也就被移出体外了;另一部分,则集中在了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就是在头部……
虾身派可以不用担心了,尾部的肉里并无太多重金属,引起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虾头……
我仿佛已经听到“虾头派”心碎的声音了。
看到这里,恐怕某些吃货会大惊失色:我吃了一夏天的小龙虾头了,我会不会有事?
别慌。消费者吃小龙虾主要集中在夏天,短期内的食用量可能比较大,但全年平均下来摄入量还是较少的。只要你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常年吃,那么已经下肚的部分不需要惊惶,日后注意即可。再考虑到养殖虾蟹的富集情况较轻,成人一般不足为虑。不过对于儿童、孕妇、体弱者,还是适当少吃虾头为好。
另外,在这提醒广大吃货,为了安全地享用小龙虾,一定要挑水质较好的环境中养殖出来的。(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不要吃野生小龙虾!不要吃野生小龙虾!不要吃野生小龙虾!)虾壳要在烹饪前洗干净。必须在高于100度的温度下完全炒熟,才能杀死虾体内的寄生虫。
而虾头,就尽量剔除不要食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