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将处理后的虾壳进行研磨,得到粒径≤0.15mm的粉末
第三步:将龙虾壳粉末将入加热融化后的基质沥青,经充分搅拌后得到龙虾壳粉改性沥青
(团队成果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
目前,团队的这一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中科院一区期刊,影响影子IF:6.395)《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所开发的道路新材料龙虾壳生物沥青(bio-asphalt)对于提升传统路面材料性能、减少生物废料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使看似没有关联的学科——生物学和食品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得到了一次完美的结合。
回忆这次吃出来的“意外收获”,夏诚东不无感慨:“基于在道路路面材料方面的长期研究工作基础,这个项目在技术攻关方面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收集龙虾壳废料、清洗龙虾壳的过程非常‘痛苦’,经常一蹲就是大半天,常常都是汗流浃背。”眼下又到了吃小龙虾的旺季,团队成员都很开心:“今后我们吃小龙虾时可以说是在为科研做贡献了。”
据悉,该研究团队还将在龙虾壳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疲劳性能、试验路铺设等方面持续进行深入研究,让龙虾壳这种常见的“废料”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