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小龙虾第一村”

   2020-06-03 网友投稿5630

△ 5月12日,退伍老兵李文斌的军功章。他曾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负伤退伍后回到老家务农。

△ 5月12日傍晚,监利县王垸村贺龙大桥上,带着孩子的村民和小车缓缓通过,据村民介绍,当年“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附近。

刚开始,没有鱼贩愿意收购小龙虾,后来能卖个三毛钱一斤,到2000年后,收虾的人多了起来,虾价也逐渐涨到一两块钱。村民见它能赚钱,也跟着试养,五六年后,几乎家家户户的鱼塘里都有了小龙虾。

随着虾价逐年攀升,龙虾养殖成了王垸村的支柱产业,“村里的新房子起了,柏油路也修了”,今年90岁高龄的老兵李文斌被贴上了村里“第一个吃小龙虾的人”的标签,写进了王垸村的民间记忆。

△ 5月12日傍晚,航拍监利县王垸村。该村村民大多以稻虾混养、培育虾苗为主要收入来源,村里随处可见的“回”字形田就是稻虾混养的标准水田。村民们公认李文斌是“回”字形田和稻虾混养模式的发明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