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来,陈智军引进了兰花产业、光伏发电、标准化养殖蛇(药用)、小龙虾养殖、富硒水稻、电子生产车间等项目。
2019年4月,陈智军主动协调供电、供水、国土、市监等相关部门,联合4个广州市的省定贫困村投资300多万元扶贫资金,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现代化蛇养殖(药用和食用)项目落户湖中村。
接下来,陈智军联系广州梅州指挥部和广州市番禺区领导寻求协助解决困难,与多家医药集团签订采购蛇源合作协议,“川贝枇杷膏就是用蛇胆做药引。”陈智军表示。
陈智军向时代周报记者算过一笔账。他预计,到年底时,湖中村将分到一笔收入。“我们四个村的扶贫资金大概占28%,湖中村占8%。如果按照40万元的收入分红,那么村集体将有3.2万元的收入。”
不仅如此,项目还雇佣了村里七八名贫困户工作。“有一对夫妻都在厂里工作,男的一个月赚7000多元,女的赚3000多元,加起来就1万多元了,现在家里的房子就第二层、第三层地加盖。”陈智军表示。
如今,湖心村里有了自家产品,下一步就得畅通产品的销售渠道。
趁着直播电商的势头,陈智军还联系了直播机构,利用该机构所拥有的800多名主播、600多万粉丝资源,开展贫困户山货出山“农产品抖音直销”帮扶。现已完成湖中村和龙村镇农产品上架销售,6月还将开展五华县“农产品抖音直销”帮扶工作。
截至目前,湖中村兰花种植、光伏发电和县统筹产业等收益分红60多万元,解决本地用工30多人。
村村联动发展小龙虾
湖中村小龙虾也养得风生水起。
4月初至今,每天都有商家到湖中村收购小龙虾。因为这里的小龙虾用山泉水养殖,肥美干净,肉质鲜甜,平均收购价为每斤25―40元。
2019年8月,五华县委县政府安排湖中村干部到湖北潜江实地调研了解小龙虾养殖,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开展小龙虾养殖项目。
湖中村集约统筹100余亩水田地,发展小龙虾养殖基地,聘请贫困户务工,2019年底投放2000多斤小龙虾苗,今年2月产出第一批小龙虾。
陈智军介绍,湖中村小龙虾养殖基地面积有150亩,目前已经养殖的面积达90亩,平均每天销售量在200斤左右,一个月大概有20天捕捞,从4月初至今,大概捕捞1万斤小龙虾,销售额可达30万―40万元。
“小龙虾一般一年可养两季,在广东天气暖和的地方甚至可以养三季,算下来一亩一年的收入至少近万元以上。”陈智军说。
陈智军心里有一本“小龙虾账本”:“小龙虾养殖时间只要两个半月,能在很短时间里就看到成效,如果不见效就立马换别的产业项目;另一个则是梅州天气暖和,小龙虾一年可以育成三次,而湖北则是一年两次;第三点则是投入回报比可以达到1:5,也就是说,1斤的虾苗可以产出5斤小龙虾。”
如今,湖心村的小龙虾养殖的经验正在帮助更多村戴发展。在湖中村小龙虾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下,村民开始自发养殖小龙虾,周边的村也来考察学习。
“顺应市场需求,响应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产业扶贫村村联动的号召,我向周边18条村的负责人分享了小龙虾养殖业发展经验,目前多个贫困村有意向共同发展小龙虾产业,成为村村联动产业扶贫项目新亮点。”陈智军表示。
“我觉得养殖小龙虾需要大家一起抱团,搞成广州很多批发市场那样的模式,要成规模,所以需要大家抱团,一起搞一个项目,他们很多都有兴趣。”陈智军介绍,还想在湖中村建一座小龙虾养殖培训体验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大家怎么养、怎么捕、怎么烹饪小龙虾,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扶贫产业。这样即使我回广州了,也有人能把这个技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