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至,街边的烧烤摊上,小龙虾们已经“红着脸”、冒着香喷喷的气味在向你招手了。在三年前,也就是2017年,我国全年就吃掉了价值2000亿的小龙虾(数据来自《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在这两千亿中,江苏和湖北地区的消费约占总产值的40%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小龙虾被这两个地区的小伙伴们给吃掉了。过了三年,小龙虾的年产值是呈每年递增状态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吃小龙虾的大军中。殊不知,小龙虾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入侵物种”,能将一个入侵物种吃到需要人工养殖的程度,除了我国很难找出第二个国家了。
好了,擦好我们的口水,开始进入正题。在我国,有一种生物长相与小龙虾非常的接近,尤其是做熟了之后,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又扯到吃了),它就是蝲蛄。许多农村的小伙伴听到蝲蛄这个词,应该能想到一种常见的昆虫,如下图:
当然此“蝲蛄”非彼蝲蛄,上面这种昆虫在许多地方也叫蝲蛄,确切的说应该叫蝲蝲蛄,它的学名为蝼蛄,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而我们说的蝲蛄,是真正的蝲蛄,它的学名也叫蝲蛄,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