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潜江,小龙虾之城,隆冬时节,寒意阵阵,但潜江人对于小龙虾的热爱却丝毫没有减弱。
湖北省潜江市今年62岁的湖北省潜江市熊口农场东大分场五队虾农,王锦喜养了100亩小龙虾,一年纯收入30多万左右。 王锦喜养殖小龙虾已经有六个年头了,每年冬季,龙虾抱卵的关键时节,都是王锦喜最头疼最忧心的一段时间,他需要每天一遍遍巡塘,时刻关注虾塘的变化,生怕抱卵状况不理想,影响来年的收成。
养小龙虾最头疼的就是每天要巡塘,水质不好把握,有时候巡到半夜十一二点,纯靠肉眼去判断。
但今年冬天,王锦喜心里却很踏实。晚上十点,还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起了电视。原来,王锦喜用手指轻轻点击手机里的开阀开关,室外水塘边的水闸就开始自动抽水,并向水塘排水。动动手指头,轻松地一点一划,王锦喜彻底告别了多年来,寒冷夜晚里摸黑去巡塘放水的辛苦。
虽然这套设备只安装了两个多月,但是它不仅可以远程控制水闸的开关和时间,节省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电费支出,还可以实时监测水塘里水的pH值、水温以及溶解氧等参数,再也不用通过摸索盲目投食了。 眼瞅着智能设备顺畅运行,王锦喜感觉明年十拿九稳,会是一个丰收年。
这些变化,得益于今年以来,潜江市实施的乡村电气化建设给他安装的一套智能养殖设备。 王锦喜说,这套智能设备现在可是他养殖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通过水质监测仪、环境监测仪以及水泵控制箱和乡村电气化用能系统,采集水质、水位、天气天象等内容,随着软硬件的不断结合升级,未来,还可以引导农户错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
从2015年到2019年,湖北省全面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5年时间投资了580亿元,这样大手笔的投入和建设,使千千万万个乡村里,积压已久的用电需求得以释放,五年来,湖北农网全社会用电量从852亿千瓦时提升至115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7.85%;农网全社会用电量占全省总用电量比例,由51.43%提升至55.65%。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带给老百姓的,不光是乡村电气化提升之后智能化的生产、生活新方式,更重要的是供电部门从过去只“供电、收费”的电老虎,蜕变为用户提供整套用电解决方案的“电保姆”。电力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保障,技术的革新、服务的提升将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乡村振兴,电力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