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存在充满争议。爱之者,觉得他们简直是造福人群、居家必备;无感者则认为有他们在,做这件事就莫得灵魂。
他们是行走在美食界的使徒,吃饭时静立身旁的两大巨擘,烤肉店的代烤师傅和小龙虾餐馆的剥虾师。
去吃韩国烤肉,是很有些讲究的。菜一上来,有荤有素,先烤哪个,后烤哪个,都得想清楚,顺序不对,越吃越腻,糟蹋了上好的食材。
烤蔬菜讲究刷油慢烤,上架前一定要涂薄薄的一层油,放到小火处慢慢炙烤,还要勤加翻动,防止烤煳。这样烤出来的地瓜片,外酥里糯,香甜可口,可谓一绝。
烤肉的讲究就更多了,五花、肥牛、牛舌……每一样的烤炙时间都不同,吃法也有差别。五花最好是剪成小块,用生菜包裹着吃,生菜的清甜正好中和了五花肉的肥腻,又保留了五花肉的肉香,简直让人举筷如飞,根本停不下来。
这么多讲究,新手是弄不清里面的门道的。所以就有了代烤师傅这一角色,他们站在炉边,从容不迫地将食材一件件刷油,摆放,翻动,在行云流水的表面下,见证的却是许多悲欢离合的人生片段。
不过老手是惯例不用的,他们吃固定的店,点固定的菜,约固定的人,在他们眼里,即使是技艺精湛的代烤师傅烤出来的肉,也无法和自己亲自烤出来的微微焦煳的作品相比。毕竟,吃烤肉,图的就是个自己动手的乐。
而小龙虾餐馆的剥虾师,看起来就没有这么舒展的姿态了。他们是默默勤劳的工兵、蜂群,在他们眼里,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看着眼前这一盘高高垒起的小龙虾山堆,慢慢地被削薄、坍塌,最终化为另一座残壳组成的山。
每一个剥虾师,都有着愚公移山般的执拗。
一般什么时候会用到剥虾师呢?
和朋友一起开黑时,如果你不想重读小学的话,我劝你不要一边剥小龙虾,一边放大。
想体验有人剥虾给自己吃的感觉时,每个人都有被宠爱的权利,成年人又何妨当一天的宝宝呢。
剥到手软时,小龙虾好吃,但是不好剥,吃到正酣,手指却发出了抗议,怎么办,只能劳烦剥虾师傅了。
想找人说话时,吃海底捞,店员见你孤身一人,会放一个玩偶在你对面,但是,这样反而更显孤单了。剥虾师就不一样了,一边剥虾一边闲聊两句,润物无声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剥虾师是插不进去的。
真正喜欢吃小龙虾的人,把吮吸第一口虾黄和舔杯盖上的酸奶并列为人生享受,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成为“二手虾”的接盘侠。而有剥虾师在,也不好吹一些放肆的牛皮,不好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总归,无论是吃烤肉还是吃小龙虾,有人帮忙还是自助,独自一人还是和朋友一起。吃饭,吃的是一种心情,只要你觉得自在,就没关系。